2025年高考录取季爆出大冷门,高分考生集体翻车背后竟是规则意识缺失。
这事儿看着分数线上的人被退档,比分数线下的更扎心。
教育部门数据说今年超过两成的600分以上考生栽在专业录取规则上,问题全出在细节。
提前批公费师范生闹得最凶,某省十五个色觉异常的考生硬报师范专业,体检关直接卡掉。
更夸张的是某985高校建筑系,明明招生简章里标着数学单科线125分,六百三的学生数学考124照样被拒录。
要说这些学生和学校是不是太自信了?
分数高就无视硬性规定,真当录取规则是摆设呢。
现在高校搞专业细分越来越严格,某医学院口腔专业直接要求考生身高168cm以上。
有家长在微博晒孩子667分被退档记录,评论区吵翻天。
有人说招生办死板,可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自己不看能怪谁?
这事说到底是信息筛选能力问题。
报志愿光会考试不够,得学会看章程查限制。
去年某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退档日语考生的事还没吸取教训?
今年又冒出六百二的高分考生非要冲临床医学,结果栽在色盲检测。
看到这些案例就想起买房不看产权证,买车不看排量表。
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太依赖智能填报系统了?
机器只能筛分数线,身体条件和单科成绩这些硬杠杠还得自己把关。
有这时间研究网游攻略,不如多翻翻报考指南。
录取规则又不是突然变卦的,提前三年公布的章程摆在那里。
学校操场挂着体检标准,教室贴着往年录取数据。
说白了还是心存侥幸,总觉得分高就能为所欲为。
等真被退档才哭天喊地,早干嘛去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