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晚上刷朋友圈 看到一个家长发的截图 我当时就愣住了。
她家孩子617分 本来想冲人大的 结果发现人大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投档线才617分。这分数放在往年 想都不敢想啊。
我在想 这到底是怎么了?
做了这么多年教育工作 今年的高考录取真的让我有点看不懂了。 那些平时我们觉得高不可攀的985 居然出现了大面积“跳水”。东北大学经济管理实验班604分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603分 这些数字看得我心里五味杂陈。
不是说985不好了 而是孩子们变聪明了。
他们开始用脚投票。就业面窄的专业 哪怕顶着985的光环 也不买账了。我记得很多年前 家长们还在说“只要是985就行 专业不重要”。现在完全反过来了。
孩子们说得很直接:“人大毕业去街道办 不如电力专科进电网。”
02
最让我震惊的 还是那些新大学的分数。
福耀科技大学 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企业办的 很多人考前都不看好。我当时也觉得 一个民办高校 能有什么号召力?
结果呢?广西616分 湖南635分 江西617分。
这分数 超过了一大堆985!
我办公室里几个老师都在讨论这事儿。有人说现在的家长心真大 敢拿这么高的分数去赌一个新学校。可仔细一想 人家福耀科大的配置确实不一般。王树国当校长 十几个院士 师资力量摆在那里。
说到底 家长们看的不是学校牌子 是孩子的未来。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更夸张 656分!只比浙大低2分。大湾区大学622分 追平了华南理工。
这些新学校为什么能逆袭?我琢磨了很久 发现一个规律:**它们的专业设置都很精准 瞄准的都是就业前景好的方向。**计算机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这些都是香饽饽。
03
再说说那些“铁饭碗”专业。
我今年接到好多家长咨询 问的都是师范 警校 军校。以前这些专业 分数线相对不算太高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物理类622分 这分数放在往年 能上不错的985了。但是家长们算得很清楚:毕业有编制 工作稳定 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的就业环境 让“稳定”成了最大的诱惑。
我班里有个学生 分数够中山大学 最后选了警校。家长跟我说:“孩子当警察 工作稳定 我们放心。”
这话听起来很朴实 但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啊。
不是家长们不想让孩子追求更高的目标 是现实环境让他们不得不务实。本科录取率才31% 就业压力这么大 谁不想给孩子找个保险一点的出路?
04
说起来有点讽刺。
那些211的热门专业 现在分数比985还高。北京邮电大学理科试验班637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632分 这些学校的王牌专业 彻底翻身做主人了。
我记得以前有个说法:“宁要985的草 不要211的苗。”现在完全变了: “宁要211的金饭碗 不要985的泥饭碗。”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605分 能把一堆985冷门专业踩在脚下。这在以前 简直不敢想象。
但我理解这种变化。孩子们看得很清楚 电气工程毕业能进电网 国企央企排着队要人。反观一些985的冷门专业 毕业了除了考公考研 还有啥出路?
家长们用脚投票 投出了最真实的答案。
05
这种变化 让我想起了什么?
就是回归理性吧。
以前大家盲目追名校 现在开始看实用性。这没什么不好的 说明我们的教育观念在成熟。
当然了 我也看到一些问题。有些孩子为了“铁饭碗” 放弃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问了自己快十年了 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也许答案就是: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 选择自然也不一样。
但有一点我很确定:**这场录取变革 背后是千万家庭对稳定生活的渴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握住一个“铁饭碗” 可能真的比缥缈的名校光环更踏实。
对于明年的考生和家长 我的建议很简单:别再被名校名头忽悠了。仔细研究专业的就业前景 选择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道路。
毕竟 毕业后的饭碗 比毕业证上的校名更重要啊。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