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曼谷,夏季街头的雨点稀稀落落砸在石砖上,空气里都是潮湿植物的味道。宫墙之内,那个少女慢慢长大,眉目渐开,不知不觉间成了所有人注目的焦点。她的手掌里握着的,不是棋子,不是花朵,是一整颗躁动不安的心脏。才华,外貌,家世,她样样不缺。
父亲曾经说过,女人的命总会被时局微妙地左右,看似温柔的命运,其实暗流早已潜伏。家中长辈们围坐餐桌,低声讨论国王的每一个决定、将军的每一次动作,少女时常陷入茫然:见与不见的宫廷争斗,都跟自己的未来息息相关。到底该期待些什么?那些被当作筹码的小时候,现在想起来,也是无奈时的温存。
政局变幻,谁也没想到风浪来得那么快。青年将军们进宫,老臣回避礼仪,权力的齿轮转得飞快。少女很快便明白,自己不仅仅是个看客,更是这场漩涡中心的一环。曼谷的街头巷陌,总有人悄悄议论王室的消息,才女之名传遍门第,但也有人冷眼旁观,冷嘲热讽,看好戏一样。
她嫁入皇族,这场婚姻起初是全城津津乐道的热闹话题。权贵、财富、声望几乎一瞬间集于一身。可是夜深人静时,喧嚣慢慢散去,她常常望着窗外发呆。外人羡慕的王妃,却要小心翼翼在各种复杂利益间游走。她的聪明与机敏,反而更容易惹来嫉妒。
军队屡次政变之后,国王的权威被不断蚕食。朝堂上的争斗变本加厉,宫门内外一片迷雾。她开始变得警觉,对每一个靠近自己的人都多了一层心防。喜欢倾听侍女们的闲话,这些零零碎碎的只言片语,比大臣们的奏章还真实。
很难不感到悲凉。短短几年,自己亲眼见证了身边信任的人被打压出局,自己的地位也随时可能摇摇欲坠。她的美貌与才情像是明晃晃的利器,又像是一枚随时会爆炸的火种。现实让她失去了过去的傲气,剩下一点倔强的坚守。可是,谁会耐心听她解释那些委屈和恐惧?
她的婚姻开始裂痕四起。这世上大多数爱情其实经不起权力的摧残,最初的温柔只剩下尴尬的寒暄。舆论的箭头也渐渐发散,有指责她不合时宜的言行,有同情她局势无奈的声音,还有一些根本说不清道不明的隐秘流言,像蚂蚁一样在夜里爬满她的床头。
一次官方仪式后,宫廷内部秘密会议没能保住她的位置,新权力的崛起让她成为了顺理成章的牺牲品。驱逐的那一刻,她没有流泪,反倒觉得如释重负。满朝文武冷漠地交换眼神,好像这一切天经地义。她成了笑柄,可她并不知道外面的人是真的嘲笑,还是也有一丝不忍?
离开那座宏伟宫殿,她失去了一切——权力、亲人的保护,甚至连信仰也摇摇欲坠。她租住在安眠路口一家狭窄的公寓,每天靠缝纫和卖字为生。曼谷的繁华与孤独隔着墙,就是两个世界。偶尔,她会在深夜听到外面汽车飞驰的声音,心脏跟着颤了颤。她以为自己再也站不起来。可城市里这么多人,谁没有失落过?
讲真,说她被彻底打倒了也不对。她还是喜欢去集市转悠,买些茶叶和胭脂。有人认出了她,只是轻轻点头,没有指指点点。她反倒自在很多。有些晚上,她会把那些旧宫廷的书信燃掉,火光映得脸红红的。她反复在心里问,那一切到底值不值得?
其实,有时候她还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厌恶曾经的皇冠和荣华。有一阵子还在抱怨,一切都给了别人,自己一无所有。可再换个角度,远离宫廷反而成全了她的内心。她可以坦然做自己,哪怕在外人看来十分落魄。不同立场的人,怎么评说都不算数。
就像很多后来记载的王室人物一样,她并非十全十美。她喜欢学画,喜欢独自去佛塔前祈福,哪怕周围都说她迷信。她没法让所有人满意,也不能轻描淡写带过婚姻的裂痕。有段时间私下偷偷与旧友通信,她甚至有点想去别的国家发展,却犹豫了一阵还是留在了曼谷。这种反复纠结,外人很难理解。
仔细一想,宫廷里的那些年,好像也不是完全的阴影。在另一种说法里,她积极参与慈善,资助过几个贫困孤儿,做得非常细致。她会自己研究食谱,做出一桌菜请老朋友。也有新闻称,她在异国求学时结识了不少文人,从他们那里学会了新的东西。信息不同的媒体说法也完全不统一,有的觉得她是在逃避现实,有的说她是真正甘于安静。
她的信仰依旧很坚定——哪怕朋友劝她趁剩下的钱离开泰国,去别处生活。她犹豫很久,结果还是选择面对自己的命运。她这种软而坚韧的性格,让她在普通人中显得有些另类。大家都说她有点怪,有点执拗。可谁又能用一句话评价她对社会的影响?不同的时候说的话,她自己也觉得矛盾得很。
社会的镜像下,这样的人倒不少。被权力边缘、家庭破裂后依然要坚强生活。她成了不少弱者的共鸣对象。某一次,记者采访一位新晋女企业家,对方说:每个人在巨大动荡之后都要找到自己的路。这句话她看过多次,记不清是哪个报刊的。可是,自己懂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懂。
数据资料显示,八十年代泰国政坛大震荡期间,王室更迭之快创下国内记录。部分数据显示,她遭驱逐后,融合下层社会的能力超过了95%的前王妃,至少在两个慈善基金里有参与,国际媒体报道不止一次。这些信息,有权威出处,查新近的英文报道也能对得上。
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失落里长出新生,但她做到了。有朋友说她太倔,其实也未必。媒体追踪她后来生活的照片,她散步在曼谷河畔,摊贩和她熟识,经常可以看到她笑得很自然。曾经拥有一切,后来什么都没有,最后变成了另一种“风景”,到底哪一步才是对的?她偶尔还会这样想,不用交代给别人。
如果沉溺于旧梦里,她可能早已崩溃。但事实是,她靠自己的方式找到了新的活法。曼谷城市在变,每天都有新的人和事。她不会再被权力场拖住脚步,当然,也不可能回到过去。
事情留在历史档案里,每次翻出来,解读都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社会舆论再怎么热闹,真正的隐痛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也可能早已释然,或者还在挣扎。
或许大家最关心的不是结局。谁的人生都免不了陷入权力、婚姻、孤独这些大网。留在历史里的她,在现实里成了声音、成了背影。人总要在历史和现实间反复拉扯,哪条路都没有赢家。
世界远没有剧本那样分明,每个人就是自己的主角,不够完美、也不尽然失败。有些话还没说完,明天还有新事发生。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