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刘邦一生只作了两首诗,全都上了语文课本,一首激昂,一首无奈

历史详说官 · 昨天 17:59
秦末乱世真乱,谁能想到一个沛县小官,最后会坐到大一统的江山之巅?刘邦,他的传奇,真的听过无数版本。有人说他流氓本色,有人倒是觉得他能屈能伸。事实上,这位满口粗话的汉高祖,余下的诗作就那么两首,然后竟然还被后世一代一代传下去,着实奇怪。要说这些诗能代表什么,不就是他那两段截然不同的命运?可偏偏就是这点东西,原原本本留给了世人。到底值不值得?还真不好说!
1.jpeg

要讲刘邦,推开所有历史粉饰,最初不过就是沛县一个好混日子的青年,总想混点关系闹点名头。有人前后说他是市井好汉,有人描绘他说他荡气回肠,总之,那个时候的刘邦还和天子完全挨不着边。短短几年,一通乱世折腾,他竟然从帮会的圈子,混进了大秦的基层体系。活泼点说,他遇见机会了,但更精确的说,是会审时度势、点子滑头。看似无用的一身市井气,如果用错了地方就真成了祸害,可若用对了那就是绕不开的帝王气,这东西结果在哪,难讲。
时势把他推上浪尖。起义风暴瞬息万变,盟友时而变敌,敌手时而成友。刘邦的桥段里,兄弟仗义、夺嫡阴谋、苦辣恩仇全都有,你觉得作假都难。最早干掉的对手是秦军,拼的是胆和命;碰不上秦军,绕着项羽转,两个人你死我活,谁也不服谁。项羽失败,其实不少人还觉得,天下大势就能安稳。但真有这么顺吗?其实根本没影。
2.jpeg

最怕不是强敌,是枕边刀锋。**多疑的刘邦后期,让跟他共患难的兄弟都胆战心惊**。韩信、彭越这些异姓王一个个立下了大功,到头来却先后落了个身首异处。就说英布吧,当初苍茫大地并肩作战,封了个九江王,看着韩信刚死,哪里的兄弟还敢坐得安生?刘邦疑心很重,派人查他。英布明白到头来自己也难逃,干脆倒反天罡,一场内战,刘邦选择亲自领军。
乱糟糟的局面,积攒太久的恩怨爆发,英布虽有兵有将,但明显不是老刘的对手。败得快,死得更快。历史写到这里你说刘邦真狠吗?有点。也有人觉得他只是在保全自己,规矩打烂之后,就只能靠狠招稳住局面。都说刘邦回程那一夜,豪情冲天,特意回沛县喝酒,兄弟老乡,齐聚一堂。谁承想就在这里,他唱出了“大风起兮云飞扬”。
3.jpeg

这首歌,不是讲诗词多精妙,也不是文学的奇峰。更像一段实录,打仗归来,风头正劲,想到自家兄弟们,举杯豪迈,人很累,话说起来悲壮。场面热闹,内心却只剩自己独撑权力。“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声里透着欢喜,其实还有警觉。谁能放心地交出权力,谁真的不怕背叛?这么想下来,“豪情万丈”只有那一刻!
刘邦的诗作就俩,大风歌是高潮,另一首却冷得让人发冷。故事转到了后宫。这男人身边的女人,一个是说得明白的糟糠之妻吕雉,陪他吃过苦;一个是后来的娇宠戚夫人,能歌善舞,旁人怎么看都是个宝。但这两个人生来就不可能和谐,天生对立,吕雉地位牢不可破,生的儿子名正言顺该是太子。戚夫人却偏要争,要刘邦另立儿子做太子。
4.jpeg

刘邦本来就高高在上,什么没见过?可偏偏难得软弱几回,面对小女人的“黏人攻势”,他心软了。你说他是昏庸还是重情重义?怎么评其实都站得住。但天下不是儿戏,规矩一旦乱了,满朝文武都炸锅,大臣周昌更是当着面开怼,说破天也没回旋空间。刘邦只得犹豫拖延。这样一拖,吕雉又请来了隐居高士商山四皓。刘邦原想封存此事,不料吕雉深不可测,手段软里带硬,连这些世外高人都请得出来,戚夫人根本没法比。
气急之下,刘邦面对戚夫人只剩下无奈。眼前这个女人,不懂权势的你死我活,有种天真的可爱。刘邦说了“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虽有矰缴,尚安所施?”诗里藏着隐忍和彻底的认输。太子的未来已经无人能撼动,刘邦纵有千般无奈也难撼权谋之网,这会儿的他已不是年轻时的热血狂人。
5.jpeg

事态很快变得更糟。刘邦尸骨未寒,戚夫人就遭殃,历经世间残酷,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说句题外话,权力从来不是天真的人的归宿。这场宫廷争斗,从表面温馨到最后的残酷,一步步将刘邦那点深情挤压得没有余地,他成了孤独的决策者,也是惯于放弃温情的皇帝。
其实,刘邦这两个阶段,诗歌的作用并不是抒情那么简单,更像是在记下一路上无法掩藏的喜悦和无力。你说一个混混皇帝,能写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诗?还真就是两个极致。一个是功成名就的膨胀,一个是内心崩塌的哀伤。豪情万丈只能有那么一次,无奈叹息却可能成为结局的常态。奇怪的是,这些粗糙的表达反倒成了他的真实和独一无二的印记。是不是牛,当然有人夸、多数还是质疑。
6.jpeg

事情到这里吗?刘邦的性格其实有明显的反复。他既能果断杀伐,也能在人情世故面前露出软肋。朋友?兄弟?都是他走向皇位必不可少的铺路石,可也同样成了尔后深夜不能释怀的梦魇。这人骨子里矛盾至极,既爱自由放荡,也极度警惕和防备。谁能想到他在篡位初年还会为了义气四处奔走,最后却成了最怕异姓王的皇帝?对自己狠,对别人更无情。看似不完美,却极有现实主义的意味。
再说数据。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关于刘邦的影视和文学、网络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据“阿里巴巴知识图谱”和“百度风云榜”统计,围绕汉高祖的网络检索量同比增长23%,解读其诗歌和人生段位的自媒体作品年新增超过42000篇。人们依然争论,他那种市井草莽的狂放,到底仅是天赋造化,还是大势所驱?平台数据显示,“大风歌”年均话题播放量破千万,用户讨论维度从诗歌走向格局分析,甚至有人根据AI语音生成再现其唱腔,这让原本质朴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
7.jpeg

现实感十足。某头条公号今年3月推送一则“刘邦人格裂变”的短片,有留言说,这种真实比粉饰的神明更有人味。也有网友吐槽,流氓皇帝能教会后人什么?但有趣在于,正是大量这样带有瑕疵、甚至前后不一的表达,让刘邦这个形象更为生动、立体。用网友的话说:“一首歌写尽豪情,一首勒出命运,顶真!”
最后其实也都能看明白,“市井流氓”成帝王,不靠诗,不靠侠,还是靠了诸多插曲和矛盾,命数与手腕拧成一股。这两首歌留下的影响力,或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歌写得多好,而是他的人生在其中折射出的那种无法复制的复杂和沉重。这才是真实的刘邦,笑中带泪,歌未尽,却已曲终人散。
8.jpe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历史详说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