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没有洗衣液、肥皂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将衣服洗干净的呢?
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了,洗个衣服都有不少的选择,洗衣粉、肥皂、洗衣液、洗衣凝珠,甚至还有一些人为了让衣服变得柔软,加入衣物柔顺剂,为了达到消毒作用,还加入衣物消毒液。
洗衣工具那简直是应有尽有,可古代没有这些,那么他们是怎么把衣服洗干净的呢?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发现了淘米水的神奇功效。没错,就是我们平常煮饭时随手倒掉的那些浑浊的水。
他们发现这东西不仅能洗头发,洗脸,还能洗衣服,但在当时那个年代,米可不是谁都能吃的起的,甚至一些贫苦家庭更是有饭吃都不错了。
于是,聪明的古人又想出了新招:用草木灰。
草木灰,听起来朴素无华,但它含有碳酸钾,这种成分能在水中形成碱水,与衣物上的油脂产生皂化反应,生成一种能够包裹油污的高级脂肪酸盐分子。
所以,将草木灰撒在衣服有污垢的地方,虽然比不上现代的洗衣粉,但也能将衣服上的脏东西洗掉。
但是,用草木灰洗衣服还是有点麻烦。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又一个“新鲜”的清洁衣服的东西被发现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皂荚”。
这种豆科植物的果实含有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用水一泡就能产生泡沫,洗衣效果相当不错。
除了皂荚,还有一种名为无患子的植物果实,古人发现它一样也能洗衣服,无患子果实大如弹丸,内含丰富的天然皂素。
宋代以后,人们开始用肥珠子制作“澡药”,将其与麦面或豆面和在一起捣制而成,这种澡药不仅具有去污功能,还有保健作用。
可惜的是,前面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洗不干净衣物,毕竟相对来说去污能力有限。
于是,人们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洗涤用品:澡豆。
这可不是什么豆子,而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需要将猪胰脏捣碎,加入白姜、白芷、木香、杏仁等药材,再混合黄豆粉、砂糖等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制成。
澡豆的出现,虽然复杂,但是比前面的去污能力好,当然是受到了不少贵族的喜爱,成为了当时的高级洗涤用品。
到了明清时期,洗涤用品又有了新发展。人们把猪胰加工成“香胰子”,这可以说是现代香皂的鼻祖了。
这玩意儿可不怎么便宜,大多都是有钱有势的人用的,在当时可属于奢侈品了。
在古代,洗衣不仅是家务劳动,更是一种文化,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捣衣”,就像大家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样,一些妇人在河流边一下一下地敲打衣服。
而这敲打的工具便叫做捣衣杵,通过结合着洗涤用品,将脏东西拍打出来。
想象一下,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月光如水,四处传来"咚咚咚"的捣衣声,难怪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会写下“夜捣戎衣向明月”这样的诗句,简直宁静又美好。
除了捣衣杵,还有个叫“棒槌”的东西。这玩意儿一头是细细的手柄,另一头是半圆柱形的大木棒,和它的作用相似。
不过如果不在河边,在家里,那该用什么东西去清洗呢?说到这里,咱们洗衣服必不可少的水,古人又是怎么弄到家里的呢?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有趣的工具了——辘轳,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发明,据说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这玩意儿。
它是一个安装在井口上的起重工具,上面有个圆木头,中间有个洞,穿上一根轴,再绕上绳子,在绳子上系上水桶,只要转动把手,水桶就能在井里上上下下,轻松地把水打上来。
这个看似简单的工具,其实运用了杠杆原理,可见我们的老祖先们是多么的聪明。
说起洗衣服,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的一种特殊职业——浣纱女。
不少有钱有势的贵族们,衣服多到数不清,而且最重要的是,古代的衣服较为繁琐,有的还拖地,对于他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人来说,衣服是不可能自己去洗的,那么就只能交给专门洗衣服的浣纱女。
而洗衣方式也从最初的河边浣纱、敲打搓洗,逐渐发展到了使用洗衣盆、搓衣板等工具进行更加高效的洗涤。
对于古人来说,最艰难的便是冬天,用棒槌敲打衣服也需要不小的力气,洗个衣服又冷又累,洗完了还不好晾晒,毕竟冬天不像咱们一样有空调暖气的,他们气温低,放着放着还容易结冰。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叹:幸好我们生在了现代,有了洗衣机。
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便利啊!按一下按钮,洗衣机就能给你洗干净,高档的更是能给你烘干,连晾晒的步骤都省了。
然而,在我们为现代生活的舒适而欣喜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古人的智慧,他们用最原始的工具,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
便利是否就等同于幸福?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是否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比如,亲手劳作的成就感,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或者是面对面交流的温暖。
也许,我们可以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偶尔也尝试一下“慢生活”。比如,亲手洗洗衣服,感受水的温度和肥皂的香味,或者多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别经常窝在家中玩手机。
让我们心怀感恩,珍惜当下的生活。同时,也不要忘记思考: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我们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美好?这或许才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信息来源:
金陵晚报2009年10月10日,关于“古人用什么洗衣服”的报道
北京晚报2013年12月30日,关于“先秦淘米水是高级洗涤用品 南北朝流行用皂荚”的报道
科普中国2024年08月2日,关于“没有洗衣粉中国古人是如何洗衣服的”的报道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