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高考录取陆续走向尾声,新一年的考试结束,我们发现,不管题多难,分数都在不停刷新纪录。
高考结束,一片哀嚎,都说今年的题目难。可是分数出来后,我们又傻眼了“不是说难吗?怎么分数一个比一个高!”
中考语文,几乎不能拿满分的科目,竟然出现了众多满分学子!再看一下分数分布图,大朵大朵的中高考“蘑菇云”在各地盛开,不禁让人感叹,现在的孩子太厉害了。
分数越来越高,录取分数线自然水涨船高。导致孩子们明明考得很好,却报不了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有些地方,中考想要上一所差不多的高中,每一科目几乎都要达到满分的程度。
高分数段越来越多,分数自然也就越来越不值钱,这样给家长和孩子们摆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分越来越毛的时代,孩子到底拿什么才能取胜!”
1、拥有对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很多初中很努力的孩子,到了高中就开始摆烂?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都得了“空心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
关键就在于孩子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小初高12年,全部都是被父母推着走,拽着学,自己没有目标,没有兴趣,没有方向,就连大学报志愿都是父母给安排的。
一个人没有兴趣,就不会有目标,就不会有努力的动力。
网上有一个小男孩,从小就喜欢研究火箭,自己自学编程,建模,组装,试飞,成功迎来了众多高校的关注。因为兴趣所以喜爱,孩子才愿意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学习,去钻研。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并能坚持下去。
学习也是一样,绝不是被逼着学,而是从中找到了自豪感,自信,得到了满足,孩子才能愿意去学。而这种兴趣激发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自驱力,而是终身的学习力。这样的孩子不管到哪里都不会差。
2、多方面的能力
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组成的,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成绩,而是要重视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情商高的孩子,社交能力强,人缘好,会处事儿,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朋友多,贵人多;
动手能力强的孩子,观察细致,喜欢思考,这样的孩子往往充满激情,更热爱生活;
行动力强的人,说干就干,做事果断,为人自信,他们努力将想法落实,做事脚踏实地;
具备思考力的人,对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有清晰的规划,能理智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他们善于倾听,能更理性地看问题,更自信地表达自己。
当一个人走入社会,他靠的不再是成绩,而是能力。作为家长,我们一定不要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而是要重视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要擅长挖掘孩子的优点,喜欢聊天的孩子思维敏捷,善于沟通;喜欢拆家的孩子动手能力强,善于思考;喜欢做家务的孩子,热爱生活。
成绩不能代表一切,能力才能决定未来。
3、健康的心理和身体
可以说,现在的孩子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就已经赢了一大半。
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中国占1亿多,患病率为6.1%,在8-16岁中小学生中,抑郁的检出率为34.57%,甚至比成年人的抑郁发病率都要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儿童期重型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4%,青春期上升到4%-8%
很多人认为抑郁的孩子都是矫情,不缺吃不缺穿,有什么好难过痛苦的。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了,中高考相差一分就可能没有书读,与梦想的学校失之交臂,他们不得不努力读书,更认真地学习。哪个孩子不是从小学就开始上补习班,身边最夸张的一个孩子,寒暑假从早排到晚,光数学就要上2个补习班,周末从来不出去玩,一直在上课。
他们没有时间出去看世界,没有空闲和大自然交流,当他们缺乏和外界的接触,缺少和他人的沟通,无法释放自己的精力时,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
越来越多的孩子抑郁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近视了,中考体育竟然成为了孩子的一大难题。
当心理和身体上都不健康,这样的孩子还有什么竞争力?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中高考的分数会继续越卷越高,学历也会越来越贬值,作为父母,我们要更清醒地看到未来什么样的孩子才会赢,这才是值得我们认真培养的。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