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成立75年整,2023赛季统计显示全球5355名球员中4808名是美国人,但法国球员已冲到64人位列海外第一。
法国篮球的崛起绝非偶然。
托尼·帕克2001年进入联盟时,法国球员仅7人在册。
如今文班亚马成状元,戈贝尔拿DPOY,巴图姆当冠军拼图。
法国篮协的青训体系被NBA球探称为"欧洲流水线",国内联赛平均每场吸引超1.2万观众。相比之下,加拿大虽追到55人,但过半球员有美国校园背景。塞尔维亚35人全靠本土联赛造血,约基奇这种二轮秀逆袭的剧本难以复制。
更关键的是市场选择。联盟官方数据揭示:法国球员球衣销量占国际球员份额28%,戈贝尔的爵士球衣曾在欧洲单季卖断货。转播合同更说明问题——法国转播费五年暴涨210%,ESPN专门增设法语解说流。反观加拿大球队,猛龙虽夺冠仍被北美市场裹挟,加拿大球员至今无一人担任球队门面。
看看发展联盟最新名单。法国籍新秀占国际球员31%,南苏丹归化球员突然冒头。球探报告直言:"现在评估欧洲新星,巴黎郊外的训练馆比巴塞罗那更重要。"非洲篮球学院反而陷入停滞,恩比德之后五年没有乐透区非洲球员。
有球迷在论坛吐槽:当年帕克带球推进还要被教练骂太独,现在法国教练在青训营教挡拆都直接放NBA录像。另一个高赞评论说:加拿大球员组团去美国高中刷排名时,法国小孩在自家联赛打满三年才参选。现在看戈贝尔的防守教学视频点击量比美国中锋都高。
球探圈流传个段子:马刺考察文班亚马时问他想学谁,法国小伙直接说"要当有投篮的张伯伦"。这种底气十年前不敢想。现在连美国男篮训练营都开始研究法国队的挡切战术手册。
南苏丹归化球员加布里埃尔这赛季在湖人站稳脚跟。非洲球员终于不用全学穆托姆博摇手指。但非洲本土联赛场均观众不足三千,尼日利亚篮协去年预算才90万美元。法国光文班亚马母队大都会92队,单赛季就收获2300万欧转播分成。
说到底还是体系差距。法国把NBA当人才培养终点站,非洲球员仍把NBA当脱贫中转站。看看刚果的穆托姆博建了二十所医院,喀麦隆的西亚卡姆还在攒钱修家乡球场。这种差距不是多几个恩比德能抹平的。
现在更衣室文化都变了。爵士队赛前播放法语歌曲,76人媒体日必备可颂面包。戈贝尔上次回怼美国记者那句"我们打的是团队篮球"在推特刷屏三天。加拿大球员维金斯只能无奈转发:"他说得对"。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