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迷朋友们,今天和大家分享西汉皇朝的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从泗水亭长到开国皇帝的传奇故事。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字季,沛县(今江苏徐州)人,西汉开国皇帝。这位出身草莽的帝王,一生充满传奇,既带着市井烟火气,又藏着雄才大略。
早年年轻时的刘邦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青年”,不爱下地干活,总爱呼朋唤友喝酒吹牛,亲爹刘太公常骂他“无赖”。但他天生会笼络人,萧何、曹参这些县里的能人,樊哙这样的屠夫,都愿意跟着他混。
一次吕雉的父亲请客,刘邦没钱却喊“贺钱万”,被吕公一眼看中——这人长相奇特(据说高鼻梁、龙须脸),气度不凡,当场把女儿吕雉许配给他。这波“空手套白狼”的操作,成了他人生第一个转折点。
秦末乱世,刘邦奉命押送徒役去骊山,半路跑了一大半。他干脆把人全放了,说:“你们走吧,我也跑路了!”十几个人愿意跟着他,躲进芒砀山。传说他曾斩白蛇,追随者更信他是“赤帝之子”。
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杀回沛县,被拥为“沛公”。他一路西进,攻破咸阳后,和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朝严刑峻法全废除,百姓瞬间倒向他。反观项羽,入咸阳后烧杀抢掠,高下立判。
鸿门宴上,刘邦装孙子躲过一劫;被项羽封到偏远的汉中,他烧了栈道麻痹对手,偷偷养精蓄锐。后来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拉开楚汉争霸的序幕。
论打仗,刘邦远不如项羽,但他会用人: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管后勤,自己则负责“纳谏”——哪怕被郦食其骂“竖儒”,也能立马认错请教。最终在垓下之战,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定都长安,国号“汉”。
建国后,刘邦吸取秦亡教训,减轻赋税,让士兵回家种地,恢复生产。他还搞“郡国并行”,既设郡县,又封功臣为王,暂时稳住局面。晚年虽平定英布、彭越等异姓王,但立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规矩,巩固了中央集权。
刘邦当了皇帝,仍改不了老毛病。一次宴会上,他给老爹敬酒:“当年您总说我不如二哥会过日子,现在您看,我和二哥谁的家业大?”逗得满朝大笑。
晚年征讨英布时中了箭伤,吕后请来名医,他却骂道:“我从平民当皇帝,都是天命!命里该活多久,医生能改?”硬是不治,洒脱得很。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这位“流氓皇帝”用一生证明:成大事者,不必完美,但得会识人、能容人、敢放权。他开创的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王朝之一,而他自己,也成了最接地气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邦。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