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突如其来的基辅空袭背后,原来藏着特朗普对普京的一句粗口。
7月10日凌晨,428架自杀无人机和18枚高超音速导弹撕裂了基辅夜空,整座城市在长达10小时的防空警报中颤抖。
民用医院被毁、住宅区浓烟滚滚的惨状背后,是普京用导弹回应外交羞辱的强硬逻辑——大国尊严不容践踏,军事威慑比外交抗议更有分量。
表面隐忍的克里姆林宫,行动却凌厉如刀。
当特朗普在7月8日用"狗屁不通"辱骂普京后,俄方发言人反常地以"理解特朗普风格"淡化矛盾。短短48小时内,基辅却遭遇开战以来最密集的钢铁暴雨。这种双轨策略暴露了普京的博弈密码:对美保留谈判窗口,对乌则用混合打击震慑西方军援。尤其值得玩味的是新型"饱和攻击"战术——先以廉价无人机消耗防空系统,再以"匕首"导弹精准摧毁目标,既检验了实战效果,又大幅提升了威慑成本。
火药味十足的报复背后,普京其实给特朗普留了台阶。就在空袭前,泽连斯基已确认将在G7峰会与特朗普会晤。俄方选在此时展示肌肉,既是对美施压的精准时机,也是对乌克兰“引外力干预”的警告。克宫至今未关闭与美对话通道的举动,恰恰说明这场轰炸不是战争升级的信号,而是给未来谈判加注的筹码。毕竟真正的棋手都明白:导弹落地的位置可以精心计算,但外交天平必须留出摆动空间。
这种硬碰硬的回应当真普京风格。嘴上轻飘飘说理解,反手就用导弹教你做人。基辅那10小时防空警报听着都窒息,可细品这操作——医院仓库挨炸,西方军援就得掂量防空成本;匕首导弹一发,谈判桌上俄方筹码又沉几分。泽连斯基赶着见特朗普又如何?看看现在的基辅废墟,白宫那位口嗨的代价全让乌克兰扛了。大国博弈里,小国永远是棋盘这话真没错。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