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金价暴跌3300美元关口失守,黄金信仰动摇?央行购金数据暗藏玄机

冬冬随写 · 12 小时前
最近黄金价格跌得可不轻,直接跌破3300美元大关,连带着风险资产也跟着跳水。这下可把市场搞懵了——黄金不是号称“避险之王”吗?怎么现在跟风险资产一起跌?更奇怪的是,以前逢低就买黄金的央行们,最近好像也不太积极了。
华安基金的周泓灏研究员说了,最近金价跌主要三个原因:一是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了,大家不用那么紧张了;二是俄乌冲突啥的暂时没新动静,避险需求下去了;三是之前炒黄金的人太多,资金该跑的都跑了。不过他强调,现在金价虽然跌,但还在3300美元上方晃悠,还没彻底崩。
有意思的是,国内黄金ETF倒是涨得凶,1到4月钱哗哗往里进,到了5月6月才稍微稳住。但国外就不一样了,美国那边的投机资金从20万张狂降到12万张,不过7月又开始慢慢回流了。这说明啥?说明国内投资者可能更看好黄金,但国际资金还在犹豫。
1.jpeg

说到央行买黄金,新兴市场国家玩得可起劲。中国、土耳其这些国家使劲买,就是想让外汇储备别太依赖美元。可欧美那些发达国家呢?黄金持仓跟以前差不多,看来还是觉得美元更稳。不过周泓灏提醒,这些数据波动别太当真,短期买多买少不决定金价,关键看长期逻辑。
买黄金到底该咋买?周泓灏推荐黄金ETF,理由有三个:一是便宜,1手就1克黄金,门槛低;二是手续费跟股票一样,还免印花税;三是能赚点租赁利息,虽然不多但总比没好。他建议普通人别超过10%的资产买黄金,毕竟黄金跟股票债券不沾边,能平衡风险。
现在美国国债已经快36万亿了,占GDP的120%,这债务窟窿越挖越大,美元信用能不掉价?周泓灏说,过去50年黄金年化收益9%,最近涨得猛也是因为长期趋势。虽然短期被关税谈判和地缘局势影响,但美国《大美丽法案》一出,财政赤字更严重,黄金避险功能还得靠得住。
有意思的是,新兴国家买黄金跟发达国家逻辑完全相反。中国这些国家是想分散风险,欧美国家可能觉得美元体系还扛得住。所以金价短期跌了别慌,长期看债务问题没解决,黄金还是保值的好东西。
现在黄金ETF成了香饽饽,但买之前得想清楚:已经买实物黄金的,别一跌就割肉,分批加仓成本自然低;没买过的,定投ETF慢慢来。反正黄金跟股票不联动,放点在资产里总没错。
周泓灏最后说,金价涨跌短期看消息,长期看信用货币体系崩不崩溃。美国债务越堆越高,美元信用再好也扛不住,黄金作为“无国籍货币”还能火。不过眼下市场情绪波动大,投机资金进进出出,普通人还是别追涨杀跌,按计划来就行。
现在金价在3300美元附近晃悠,到底会涨还是会继续跌?央行们接下来买不买黄金?美国债务问题啥时候解决?这些问题没人知道答案,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基本逻辑还在,短期波动别太当回事。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冬冬随写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