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又响起空袭警报,十号那天俄罗斯导弹砸下来,二十八个人进了医院。
同一天哈尔科夫的无人机袭击让九人挂彩,房子碎了好几栋。
战争打了一年多,最疼的还是老百姓,炮弹可不长眼睛。
政客们喊打喊杀的时候,普通家庭正为明天的面包发愁。
六百万人逃出国门成了难民,国内还有八百万人在流浪。
更揪心的是孩子——五月那次空袭,日托米尔州三个亲兄妹瞬间殒命,最小的才八岁。
学校操场变废墟,医院成了危楼,连种粮食的黑土地都浸着弹片。
世卫组织报告里两万多人落下终身残疾,这些数字背后全是活生生的人。
谈判桌冷冰冰的,和平协议卡了三年多。
每次国际调解不是卡在战俘交换就是停火核查,平民却在谈判拉锯中不断倒下。
日内瓦公约白纸黑字写着保护平民,现实里却是三月份伤亡人数比去年暴涨七成。
西方军援源源不断,可防空导弹挡不住所有袭击,基辅市长已经预警更多空袭要来。
战争绞肉机里没有赢家。
当统计表上的伤亡数字变成邻居家消失的笑声,当新闻里“能源设施遭袭”意味着寒冬里没有暖气,所有口号都显得苍白。
停火不是认输,给孩子留条生路比领土争议重要百倍。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