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休赛期至今,看似很热闹,其实就发生了三件大事,轰动性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
①杜兰特加盟火箭(两年半里的第三支球队了)。
②勒布朗与湖人没有再次1+1续约,曾经全联盟趋之若鹜的大王生涯第一次面临冷遇。
③杨瀚森首轮第16顺位被开拓者选中,自2012年易建联离开后,中国终于又有了一个首轮级别的nba球员了。
阿杜的加入让火箭补齐了阵容上最后的短板,上赛季球队已经冲到了西部第二、联盟第四,乌多卡打造的牛皮糖防守体系已经展现威力。他们就是缺一个最后时刻一锤定音的人物,而论这项技能,全联盟大概都没有比阿杜更出色的人选。
如果阿杜再年轻个三四岁,这笔交易的轰动性并不亚于16年加盟勇士。
但相比另外两件事,火箭和杜兰特顶多只是影响下赛季或者是未来两年的nba格局。
而詹姆斯的被冷落和杨瀚森的登陆则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
杨瀚森这次的高位被选中,其实跟勒布朗·詹姆斯有很大的联系(看清楚是联系,而不是功劳)。
让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回到勒布朗第一次夺冠的11-12赛季。那一年联盟最佳阵容的三位中锋是霍华德、拜纳姆和泰森·钱德勒,然而这三位当年季后赛都没有打进分区决赛。
下一年更搞笑,一阵中锋是已经36岁的蒂姆·邓肯。
到13-14赛季,最佳阵容的三位中锋分别是诺阿、霍华德和“大AI”杰弗森,其中两个是蓝领。
14-16两个赛季,已经夸张到连德安德烈·乔丹都可以连续闯进最佳阵容甚至当选一阵中锋。
当时一位刻薄的教练曾经这样说
“把他(小乔丹)关在球馆里一晚上,只要不让进禁区,他连十个球都投不进。”
甚至那个时代的冠军队也不依赖中锋,14年马刺的内线是邓肯带着斯普利特,勇士则是一着急科尔就让追梦打五,放五小阵容,
很多人都说勇士让联盟进入了小球时代,但你是否还记得热火那时的主力阵容?
两连冠的热火,斯波尔斯特拉一进入关键时刻场上摆的就是波什-巴蒂尔-勒布朗-韦德-查尔莫斯(诺里斯·科尔/雷·阿伦)。
论打小球勒布朗的热火还早过后来的勇士,甚至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的公牛王朝。禅师一着急,摆的是乔丹-皮蓬-罗德曼-库科奇-科尔/哈珀。
你说这里面谁是中锋?2米01的罗德曼?
从2011-2020,这十年里的nba,中锋的生存环境跌落到了谷底。
这其中勒布朗、库里、以及哈登可谓“居功至伟”。
其中前两位证明了自己不依靠超级中锋(甚至不用优秀中锋)就可以拿冠军,后者则是让中锋功能化达到了极致,身边配个卡佩拉就足够好使,甚至搭档魔兽霍华德时还嫌他阻占空间呢。
其中,勒布朗可谓是那个时代的始作俑者。
或者换个说法,那时全盛时期的勒布朗,取代了中锋让自己成为了联盟的“版本答案”。
在nba,什么是版本?最强的那个人就是版本。
从乔丹,到鲨鱼,到勒布朗,到库里,到约老师概不如是。
从那时的奖项评选就可以看出,
2011-2020这十个赛季的mvp,有一半是前锋(勒布朗两次,杜兰特、字母哥将次)。
更夸张的是总决赛mvp,十个人里全部都是前锋。除了11年的诺维斯基和19年的莱昂纳德,其他要么是勒布朗,要么是和勒布朗对位的人(伊戈达拉、莱昂纳德、杜兰特)。
很多人习惯于忽略和无视勒布朗的影响力,但你不得不承认2010-20这十年是nba历史上前锋的最“黄金年代”。
至于为何,还不明白吗?
那这个时代是怎么结束的呢?
一句话,詹姆斯老了。
跟库里这种把球权交给绿老师,依靠跑位和三分打开局面的时代怪才不同(也是历史独一份)。
跟保罗、哈登以及如今的东契奇喜欢中锋挡拆搭子欺负防守人的持球大核也不一样。
巅峰时的勒布朗其实非常反感挤占自己操作空间的大个子。
所以在热火和骑士联手的都是波什和乐福这样能够投射的大前锋。
甚至生生把曾经的两双机器和得分25+的面筐攻击大魔王改造成三分炮塔。
没办法,他太强了。在他身边你不需要做你自己,只需要当一个适配他的高端部件,就可以赢球拿冠军了。
另外别说詹姆斯废了他俩,等老头走后,热火和骑士又都给了两人高薪续约合同。
球队不傻的,为了球队牺牲和自身能力不足是有本质区别的。
但等到年龄见长,人老不以筋骨为能,老詹也逐渐开始接受现实,最明显的就是在湖人选择联手的是浓眉而不是像欧文、韦德这样的顶级外线。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足以全部支撑攻防两端,也不可能年年打出18詹那样的表态表现。
他不可能再像年轻时那样,进攻端可以顶防对面大中锋(希伯特、斯普利特、佩金斯们纷纷点赞),进攻端又凭借自己的速度力量拉爆大个子们的体能。
最明显的就是23-24连续两年打不过掘金。
你能想象就凭一个阿隆·戈登和护筐联盟平均水准的约基奇(对不住约老师,这大概是他唯一的弱点了)就能挡住历史第一突破手?
头都给你拧下来。
所以,当勒布朗无法凭借无解的突破让对面的内线付出犯规代价,当库里和绿老师的死亡五小进攻端无法射爆对面,防守端也扛不住对手的“体型霸凌”,勒布朗和库里联手营造的对nba中锋们,这一历史上最具统治力位置的宰制也彻底结束。
咱们这通常说法是,詹杜库的时代结束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约基奇、恩比德乃至转职中锋的字母哥们的崛起,今年亚历山大之前联盟mvp已经连续六年被大个子们霸占。
于是我们看到了曾经被当沙包打的戈贝尔,在以他为基石的防守体系+年轻气盛的爱德华兹,就可以在一年里连续在季后赛中做掉詹杜库三人。
联盟传统的“一内一外”夺冠模式,再次成为主流。
所以别看今年东西部分区决赛是亚历山大、哈利伯顿、布朗森、爱德华兹这四大后卫斗法,但其实四支球队都拥有足以同时摆出双塔的锋线储备。
雷霆有哈特-霍姆格伦、森林狼有戈贝尔-兰德尔-里德,步行者有特纳-西亚卡姆-托平,尼克斯有唐斯-米罗,几乎都是各自赛区内线储备最丰富的球队。
在度过了勒布朗、库里的巅峰期后,nba仿佛绕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内线争雄,高度取胜的年代。
当然现在nba的大个子们与二十年前只要有身高力量,会拼会强的丹皮尔、福特森、福斯特们已经安全不同(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几位)。
现在不仅要有护筐篮板卡位能防守,最好要会挡拆吃饼(服务外线攻击手),能投篮(拉开空间),可以传几手球(场上多一个支配点)。
经过一个轮回的磨炼和洗涤,现在的nba对于大个子们的能力要求更高了。
说了这么多,终于轮到杨瀚森了。
论力量弹跳速度,他可能根本无法在如今的nba立足,甚至不如夏季联赛的很多内线。
但他身上闪耀的是如今nba乃至整个篮球世界最宝贵的大个子技巧。
足够的球商,细腻的手活,早早开发的投射,以及国际大个子们所特有的细腻内线步伐,和足够的尺寸。
他如今的缺陷,比如力量、体能,比赛习惯、投射效率以及和队友之间的沟通,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的。
但他的优点,是教不出来的。
属于生下来有就有,没有再怎么练也仅仅是聊胜于无。
杨瀚森是幸运的。
约老师的成功已经为他们这种类型的大个子们打开了上升通道,天花板极高。
而申京的进步也让联盟各支球队意识到传球型大个子们普及化、量产化的可能性。
杨瀚森正好赶上了自身的比赛风格被这个时代疯狂追捧。
他不用像王治郅那样登陆nba时只被质疑不会防守、球风太软,而忽略他的投射和华丽技巧。
不用像易建联登陆时联盟还只看重奥登这样的傻大个,忽略了其运动能力和空间投射的完美结合,错过了nba的小球时代和空间型前锋的黄金期。
天时地利人和,杨瀚森都已占尽,现在就是去大踏步地追求成功和卓越吧。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