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国422位皇帝之汉高祖刘邦

乐天派 · 6 小时前
文| 乐天派
编辑| 乐天派
——【·前言·】——
1.png

48岁看狗打架,56岁称霸天下,他偷过寡妇家的酒,迁过县令家的牛,从斩白蛇起义创业,三年亡秦,四年灭楚,仅用七年成为天下之主,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位皇帝,汉朝的开国皇帝,草根逆袭、大器晚成的代表,被称为千古第一流氓的汉高祖刘邦。
当然了,说他三年亡秦其实是抬举他了,虽说他最早攻入咸阳,并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但打秦朝的硬仗就没几场是他的,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项羽打天下,刘邦捡天下。
2.png

身为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生最终当上皇帝的人,汉高祖刘邦将市井小民的那一套带进了军队、政治,说难听点,他贪生怕死没有气节、极其不要脸又没下限,说好听点,他能屈能伸,不拘小节,有大智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在沛郡丰邑的一个普通农家,也就是如今的江苏丰县,他生来便具不凡之相,高鼻梁高额头,头角峥嵘,左腿有72颗黑痣暗合天罡地煞之数。
3.png

刘邦的出生还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说他的母亲刘媪有一天在大泽的坡上休息,梦中与一神仙来了场美丽邂逅,那是一阵天雷勾地火,一战酣快淋漓,那是电闪雷鸣,红旗招展,百花齐放,刘邦的父亲去找刘媪,看见一条蛟龙趴在她的身上,然后刘媪就有了身孕,产下了刘邦。当时的人就觉得这孩子不简单,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是不是觉得有点离谱?但在古代,人们就吃神神鬼鬼这一套,只有这样,才会让百姓觉得此人是天命所归。像在此前商朝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周朝的凤鸣岐山等等,都是一个套路。
4.png

其实关于刘邦的出生年还有个说法,是说在公元前247年,但为了让刘邦更大器晚成点,咱就采用前者了。
相传刘邦打小就调皮,不爱读书,不爱干活,整日吊儿郎当的游手好闲,在广大乡亲眼中这就是个迟早吃枪子的街溜子,但所有人都被刘邦展示的外表给欺骗了,其实他本质上是个好人,比如说他不惧闲言碎语帮村里的寡妇挑水,比如说不顾及他人眼色帮村里寡妇劈柴,比如说为了让曹氏老有所依,率先种出了个刘肥。
5.png

当然了,这刘肥是他当泗水亭长那会种下的,现在还没说到那。
古人成家比较早,男子一般在十五六岁就可以成家了,可刘邦他不甘与父亲、兄长一般早早成家,然后整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过完一眼望到天的一生。
十五六岁的他在干嘛?他走在了追梦的路上。只会偷鸡摸狗的他有一个同样靠偷出名的偶像,那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窃符救赵的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
6.png

但不幸的是,在公元前243年,这位两破强秦的魏国公子魏无忌,因屡遭魏王猜忌而未能得到重任,整日沉迷酒色,郁郁而终。
刘邦前往魏国想成为魏无忌的门客,结果一到魏国才知道,魏无忌已经死了,恰逢此时,魏无忌的门客张耳正在招纳贤士,秉持着投入偶像门客的门下,就等于投入偶像门下的坚实道理,刘邦果断投入张耳门下,并与其结下深厚情谊。
7.png

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所灭,张耳解散门客,刘邦被迫回到沛县家乡,此时的他已是31岁。
公元前 223 年,楚国被灭,秦将楚国旧郡改设为泗水郡,刘邦所在的沛县便在其管辖范围内。也是在这一年,33岁的刘邦通过考核,当上了沛县泗水亭长,当然也有小道消息是说,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是靠关系当上的。
8.png

亭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秦朝两亭之间相隔十里,亭长主要掌管当地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等,大概相当于如今的村长或派出所所长。
官虽不大,可刘邦毕竟在魏国进修了那么多年,社交能力超强,很快和沛县的官吏混得很熟。
9.png

这小小的沛县也涌现出了不少人才,后来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就有吏掾萧何、狱掾曹参、豪强王陵,吹鼓手周勃、屠夫樊哙,车夫夏侯婴等等,后来都是汉朝响当当的开国功臣。
公元前220年,当然,也可能是公元前219年,沛县县令的好友吕公在老家得罪了人,举家搬到沛县,还设了宴。
大家一听这是县令的好友,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凑热闹的人太多,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萧何就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
10.png

刘邦虽然没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当然了,他只出个嘴,没出钱。
但吕公听见了,出于礼节就出来迎接他嘛,这吕公喜欢给人看面相,见刘邦头角峥嵘不是寻常人,就请入上席就坐。
萧何可不惯着他,直接拆台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
11.png

这个刘季说的就是刘邦,季是他的字。
吕公没理会萧何,酒过三巡,对刘邦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女愿意许给你做洒扫的妻妾。”
刘邦本来只想吃顿霸王餐,这下可好,白吃白喝一顿,还得了个老婆。这吕公的女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吕雉。
12.png

就这样又过了好些年,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病逝,秦二世胡亥即位。胡亥继续发扬基建狂魔精神,征徭役修建阿房宫等浩大工程。
公元前209年,当了十几年亭长的刘邦负责押送刑徒去骊山,很多人半路都逃了,刘邦估摸着还没到骊山这些人都逃光了,按秦律他这负责押送的人小命难保,于是走到芒砀山时,刘邦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刑徒都放了,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亡命天涯了!”刑徒中有人觉得刘邦这人还挺好,自己也不知道该去哪,就说愿意跟他一块走。
13.png

他们继续赶路,前面探路的人报告:"有条大蛇挡路,咱们退回去吧!"
刘邦已经喝醉了,大声说:“壮士行,何畏!”于是到前面,拔剑将大蛇斩成两截,后来刘邦醉得厉害了,就躺倒在地上睡着了。
后边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有一老妇在暗夜中哭泣,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人杀吾子,故哭之。”有人问:“你的孩子是为什么被杀呢?”老妇说:“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众人以为老妇人是在说谎,正要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
14.png

之后刘邦就带着这些人躲在芒砀山。
由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州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
刘邦一看天下乱了,就带着十几个小弟大摇大摆出山了,队伍也在不断扩大。
15.png

这时沛县县令也想响应起义,萧何和曹参就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樊哙去邀请刘邦,刘邦快到沛县时已经有数百手下了。
这会县令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这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下令关闭城门,他还知道曹参和萧何与刘邦交好,就准备捉拿两人,还抓了刘邦的妻子吕雉。
萧何二人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知道后气炸了,于是将一封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
16.png

百姓平时就对县令很不满,再加上战国时期秦楚本就有血海深仇,于是百姓就杀了县令开城门迎进刘邦,然后推举刘邦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立赤旗,自称赤帝子,很快义军扩充到三千人。
为什么自称赤帝子,那肯定就有人把斩白蛇那事拿出来说了嘛,不管到底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先给自己披层皮。
与此同时,楚国贵族的后代项梁、项羽叔侄杀死会稽郡郡守殷通,并在吴中率领八千子弟兵起义了,吴中也就是如今的江苏苏州,沛县是如今的江苏徐州的丰县,就离了六七百公里,他们其实算是老乡,至少比起其他天南地北不知哪里来的将士,刘邦和项梁、项羽其实天然的有些亲近感的。
17.png

再说刘邦起事,很多人说刘邦打战不行,那咱就一起来看看刘邦到底行不行。刘邦占领沛县后立即开始攻略周边郡县,他先是攻下了丰邑,然后就让老乡雍齿守丰邑,自己率领军队去打其他地盘,接连打下了亢父和方与。这时魏相周市来攻方与,曹参率军迎敌。
此时,作为老乡与下属的雍齿献出了丰邑投靠了魏国周市,这波背刺可把刘邦气得不轻。
公元前208年二月,刘邦仅用了三天就打下了砀县,他收编砀县的六千兵卒,加上原来的三千人合在一起共九千人,返回攻打丰邑,不过很可惜没能打下来。
18.png

刘邦生病了,回到沛县休养,极度痛恨雍齿和那些丰邑子弟,整日骂骂咧咧的,不过这场战也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斤两了。这时,刘邦听说东阳宁君与秦嘉立景驹为楚假王,就决定投奔景驹,他派兵围住了丰邑,自己带了一百多骑兵去找组织,想借兵攻打丰邑。
在去投奔的路上,刘邦遇见了也要投奔景驹的张良,两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于是张良就放弃了投奔景驹的念头,直接投了刘邦。张良建议刘邦以复兴楚国的名义聚拢民心,刘邦也认为张良的计划切实可行。
19.png

天不遂人愿啊,就在四月,项梁攻打并杀掉了景驹、秦嘉,驻兵在薛县。刘邦听说项梁在薛县就想着,投降谁不是投降?四海之内皆老乡嘛,于是就领了一百多名骑兵过去拜见。项梁一听,小老弟你也是心念楚国之人,也想找秦人复仇,也想复兴楚国?那我们就是好朋友啊,就这样,沛公刘邦成了项梁麾下一员大将,项梁也是大气,袖子一挥就给了刘邦五千名士卒。
也是在这里,刘邦结识了项羽,再说刘邦喜滋滋再次领兵回来攻打丰邑,此次顺利将丰邑攻下,雍齿逃奔魏国。
20.png

起义先锋陈胜死亡消息传来后,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立战国时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仍号楚怀王,楚怀王以陈婴为上柱国,项梁号武信君。
立楚怀王后,楚国打的是顺风顺水,刘邦与项羽一起出征,亢父、东阿、城阳、濮阳、雍丘等地都被打下,但其他起义军就倒大霉了,他们遇到了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章邯率领20万骊山军陆续攻灭起义军周章、田臧、李归、邓说、伍徐等部,又灭杀了齐王田儋、魏王魏咎、魏相周巿等人,甚至连楚国名将项梁都被他斩于定陶,随后北上大破赵军,兵围赵王赵歇、赵相张耳于巨鹿城。
张耳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就是刘邦的那个故交。
21.png

项梁战死时是公元前208年的八月,消息传来时,刘邦和项羽都很震惊,两人商量后决定分兵,赵王派遣使者向楚国求援,楚怀王答应救赵,但为了分散秦军力量,决定派一支部队西向直接攻秦。
北路楚军以宋义为主将,西路军以刘邦为主将。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本来按照刘邦的资历是不足以当这个西路主将的,当时秦军士气正旺,章邯就像战神一样锐不可当,楚国上下都不看好西征,不愿领兵,于是他们以刘邦为人宽厚,可以减少西进阻力为由推刘邦上位。
22.png

项羽因为叔父的死积极要求跟着刘邦西征,但楚国群臣以项羽为人“僄悍滑贼”及“所过皆残灭”不利于西征为由拒绝了项羽的要求,让他担任北路军的次将北上救赵。
刘邦从砀郡出兵,北上先行收集陈胜、项梁的散卒。
到了成阳,刘邦大破秦军,随后他引兵西进,在昌邑遇到了彭越,两人合力攻打昌邑,没打下。刘邦到栗县休整,遇刚武侯,史记中留下这么一句「遇刚武侯,夺其军,可四千余人,并之」,简单翻译就一句话,刘邦爆兵四千人。
23.png

至于这个刚武侯是谁,争议比较多,不清楚是哪国的人,反正不会是楚国和魏国的,再说是有目的性的去栗县,还是就这么恰巧,咱也不得而知。
接着刘邦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军合攻昌邑,又没攻下。不过没关系,打不过就战术性放弃嘛,刘邦决定舍弃昌邑不打,率军西行。在高阳又捡到了陈胜的散卒,六旬老汉郦食其和弟弟郦商带领四千多人加入了刘邦队伍。
24.png

爆兵之后就是爆粮,刘邦听郦食其的计策夺取陈留,得到了大量补给,随后进攻大梁县,也就是如今的开封,没打下,继续绕过去。与秦将杨熊所率秦军大战于白马、曲遇,这下好了,终于打赢了。
然后刘邦率军南下攻打颖阳,屠之。
屠之是何意?就是屠城啊。
谁说刘邦仁义的?谁说刘邦不屠城的?据记载,项羽六次屠城,刘邦两次屠城,如果说其中一次在城阳,是刘邦和项羽一起领兵的,还可以把锅甩给项羽,那这次呢?可是他的一言堂了。
25.png

这记载可不是野史,记载刘邦两次屠城的就是司马迁《史记》中的《高祖本纪》。咱这么说吧,司马迁写汉代皇帝好的地方,大家可以保留意见,但如果写汉代皇帝不好的地方,那可信度就超高的。
此时的项羽在干嘛?北路楚军以宋义为首,宋义带领军队到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进兵。
这可把急于给叔父项梁报仇的项羽给急坏了,他说:“秦军围困赵军形势紧急,应火速领兵渡黄河,如此由楚军在外攻击,赵军在内接应,定能击败秦军!”
26.png

宋义却说: 简单一句话,就是先坐山观虎斗,这也是当时其余援军的普遍做法,至于直接去救的,都被秦军干掉了。
可当时天气寒冷,大雨不停,士兵饥寒交迫。再加上此前宋义说过项梁坏话,项羽本就对宋义不满。
十一月的一天早上,项羽去见宋义,在营帐中斩了宋义的头。出帐后说:“宋义与齐国合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了他!”众将领都畏惧项羽,就共同推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掌控了楚军主力的指挥权,随后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楚军破釜沉舟,以3万兵力大破20万秦军,解了巨鹿之战的围,确立了在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27.png

章邯退至棘原驻扎,项羽驻扎在漳水南岸,两军相持,没有交战。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天寒地冻,不利于行兵,但小规模战役还是没间断。
另一边打下颖阳没多久,刘邦与张良再次相遇,张良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嘛,这会是跟着韩王混的,只是这会韩国混不大行,是六国贵族起义军中混最差的那个。他们合兵后,攻下了轩辕、平阴,但在洛阳又一次失利,于是他们南下阳城,再次爆兵,在南阳大破秦军,接着南阳守齮战投降了,大开宛郡。
28.png

刘邦率军继续西行,夺取了丹水,然后高武侯鳃、穰侯王陵这时也加入刘邦所率领的楚军,攻下西陵、胡阳,番君吴芮的部将梅鋗也至此,与刘邦军队联合,攻下析、郦等地。
刘邦这一路有输有赢,虽然路饶的有点远,但整体还是在朝咸阳行进的,毕竟秦军主力都被项羽牵制住了,但这会,章邯终于顶不住了,外有强敌项羽,内有猪队友胡亥赵高,缺粮的章邯降了项羽。不过章邯的那些士兵可没留住,在新安城南,项羽坑杀了秦军降卒约20万人,仅保留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名将领,直接让章邯道心破碎。
29.png

刘邦在张良建议奇袭峣关的计谋下,终究还是快了一步攻入关中,而后在蓝田击败了秦朝组织的最后力量,公元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在轵道旁,向刘邦献上了传国玉玺。秦朝至此灭亡,共立国15年零47天。
刘邦进入咸阳后,没有烧杀抢掠,他本想住豪华宫殿享受一番,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但在张良劝说下,他克制欲望,封存府库,还军霸上。
30.png

他与关中百姓 "约法三章",史记里是这样记载的:
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简单翻译,就是废除了秦朝的严苛法律,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大家都希望刘邦留在关中做王。
31.png

推翻秦朝,项羽是主力,主要的仗也是项羽打的,刘邦攻入咸阳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秦朝主力军被项羽牵制,结果刘邦摘了桃,这项羽怎么能忍?
同年十二月,项羽进入关中,其谋士范增见刘邦收拢民心,有帝王之相,建议项羽尽早将其消灭。项羽下令准备,此时的刘邦在兵力上完全无法与项羽抗衡,他仅有十万军队,项羽有四十万精兵。
项羽的叔叔项伯与张良很要好,张良还有恩于项伯,于是项伯连夜前往刘邦军营,让张良尽快逃亡。张良说为人臣不能丢下主公,就把消息透露给了刘邦,刘邦闻讯后大惊失色,立刻请项伯入帐,要与他结为亲家,并求他帮忙调解,说明自己没有野心和项羽争夺王位,并承诺第二天前往鸿门会见项羽,解释误会。
32.png

历史大事件鸿门宴的故事来了。
项伯当天夜里返回军营对项羽说:“因为沛公先行进入关中,为我们扫除了入关的障碍,我们这才能顺利地通过函谷关,沛公是有功劳的人,我们不应该猜疑他,应该真诚相待。”
项羽听了,再想想他与刘邦毕竟有几分情谊在,在分兵伐秦那会,两人还结拜了,约定要灭秦为项梁报仇,见都不见,直接起兵杀刘邦似乎也不大好,于是项羽就决定给刘邦一个解释的机会。
33.png

刘邦来到了项羽的军营,只带了樊哙、张良和一百名精锐亲兵。到了项羽的大帐鸿门,当面向迎接他的项羽赔礼道歉。
范增是项羽的亚父,也是他重要的谋士,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范增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于是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项庄没有成功。这就是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刘邦顺利离开了大营,过了这一关。
34.png

鸿门宴后,项羽领兵西进,攻入咸阳后,不顾范增阻扰纵容军士屠戮咸阳,大肆抢劫,随后又下令处死已经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然后项羽就自封西楚霸王,又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各路将军分封划地盘。
在这里,他没有考虑到其余将领的实力与影响力,为后面的混乱埋下了祸根。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同时削减刘邦军队至三万人,又封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领关中地,以扼制刘邦。
掌握当时最强军队的项羽杀了楚怀王熊心,又拒绝谋士韩生留在关中的建议,坚决衣锦还乡。
35.png

公元前206年四月,刘邦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以示再无东出之意,以麻痹项羽。同年七月,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自立为齐王。项羽得知后,派兵进行镇压。
八月,刘邦乘机挥军东出,采用韩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的计策一败章邯重返关中,二败章邯于好畤,章邯死守废丘,刘邦久攻不下只能放弃。
公元前205年,有楚国旧臣挡在刘邦马前诉说楚怀王熊心的死亡经过,刘邦听后大哭一场,为楚怀王发丧,举哀三日。然后向各诸侯王发布项羽大逆无道的罪状,并以此为借口号召各诸侯王率兵与自己一起讨伐项羽为楚怀王报仇。从而正式拉开了四年楚汉战争的序幕。
36.png

接着刘邦趁项羽深陷于齐国,无力抽身的机会,率领诸侯联军56万一举攻占了西楚的国都彭城。
项羽听到彭城失守后怒不可遏,留部将继续攻齐,自己亲率精兵三万去救援彭城。这边刘邦攻下彭城后搜集珍宝美人,大摆宴会,那边项羽率军从早晨开始,由萧县从西打到东,中午时打到彭城,联军毫无准备,直接被杀了十多万,落入睢水淹死的又十余万,刘邦仅带着数十骑逃脱,以刘邦为首的反楚联盟瓦解。
在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小众的知识点,说在刘邦溃逃过程中,数次将子女踹下马车,以求马车减负跑得更快,这也让后人对刘邦的小人行径添加了证据。
37.png

因为这是记载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作为汉武帝时期的汉臣,司马迁总不会故意抹黑刘邦吧?所以许多人都觉得这是真的,但同样在史记中的《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却记载,护送刘盈和鲁元公主的是刘邦手下的王陵,也就是说他们是分开跑的。
这俩说法明显矛盾,那我们该信哪篇?司马迁是把两种版本都记了下来,但真相如何,他自己也没法判断,甚至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几次扔孩子的事就显得扑朔迷离。
当然了,依照大家对刘邦印象,普遍都觉得刘邦是干得出这种事的。
38.png

再说公元前205年六月,刘邦到达荥阳后,一路收拢败兵,还派遣韩信阻击项羽的追兵。
七月,刘邦三败章邯于废丘,章邯拔剑自刎,刘邦再无后顾之忧,荥阳可是兵家必争之地啊,刘邦守荥阳,项羽在驻军成皋,这个成皋就在荥阳西面,双方展开了长期抗争。
期间项羽还用刘邦的家属作人质,架上铁锅,说要烧水煮了刘邦父亲,以此刺激刘邦出战,刘邦不仅没有出战,反而说“咱俩当初共同反秦,结拜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既然你一定要煮了你爹,到时候分我一碗汤吧。”
39.png

直接把项羽架在火架上了,但项羽不吃这套,毕竟是屠了几次城的人。
《史记·项羽本纪》中载:项王怒,欲杀之。
然后项伯就来劝了,说:“争夺天下的人,都不顾家人性命,杀了刘太公也无济于事。”项羽听后就放弃了杀死刘太公的想法。
刘邦自己这边坚守城池不出,另一边却派人说服英布反楚,联络彭越扰楚后方,派韩信开辟北方战场,韩信的计划是这样的,【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
40.png

随后刘邦又用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项羽失去了最重要的谋士。
这是一场拉锯战,全靠项羽四处救火,彭越在楚地搞小动作,项羽回击,然后刘邦趁机夺走了成皋,随后项羽处理完彭越又赶回来,一举夺取了成皋和荥阳。
刘邦在被围前跑到了韩信部署的小修武,拿了韩信张耳的兵权接管了这里,继续跟项羽对峙。
此时的韩信已经攻下了燕赵,但现在没有兵了,为了实现此前的战略,就只能在赵国征兵,准备继续进攻齐国。
41.png

刘邦则是偷偷派出了刘贾、卢绾带兵深入楚地协助彭越袭击楚军的后方梁地,攻下十多座城池,梁地连接楚腹地与楚军前线,一被攻下,楚军的补给线被切断,因此项羽被迫率领军队向东征彭越。
出发前他叮嘱大司马曹咎,“谨守成皋,则汉军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简单翻译下,就是说无论汉军如何挑衅都不要迎战,坚守十五天等我回来。
42.png

项羽打彭越很顺利啊,很快就把他打跑了,可曹咎这边就不行了,起先他是谨遵项羽的命令坚守了五六天,可耐不住刘邦天天派人来骂,骂的实在太难听了,原本性格沉稳的曹咎也沉不住气了,率军出战,楚军大败,成皋失陷,楚国大量物资被夺取。曹咎自知将命丧于此,又愧见项羽,于是在河边和塞王司马欣一起自刎而死。
项羽听说成皋失守,只能西进,在广武与刘邦展开了新一轮的对峙。
另一边韩信已经到了平原渡口,打算进攻齐国,这时六旬老汉郦食其成功劝降齐王田广,韩信的谋士蒯通却说,汉王没有下令停止进军的命令,在蒯通的鼓动下,韩信决定进攻齐国。
43.png

一举就将毫无防备的齐国打的落花流水,这可把郦食其坑惨了,齐王觉得郦食其诓骗自己,就把他烹煮了。
齐王退到高密,向项羽求援,项羽派了大将龙狙带二十万楚军协助齐王。
公元前204年,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歼灭齐楚联军,向刘邦报信说,齐国紧邻楚国,要是不立王担心局势不稳,自请汉王可以立他为假王。
44.png

这可把刘邦气得不轻,他都以身做饵这么久了,韩信还想着称王,但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刘邦派张良去齐地直接封了韩信齐王,并让他尽快合击项羽。
项羽也派谋士去劝说韩信,希望他背叛刘邦,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韩信是怎么做的?
他说,“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45.png

这会谋士蒯通其实也在劝韩信,说他虽居臣子之位,却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险。终于说动韩信,但韩信犹豫而不忍背叛刘邦,又自以为功劳大,刘邦不会来夺取自己的齐国,于是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
并派灌婴领军出动,一路南下袭击项羽后方,把楚国打成了筛子。
公元前203年,不愿再战的项羽主动向刘邦求和,双方签订条约,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随后项羽就放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
46.png

公元前203年10月,项羽准备退兵,但张良、陈平认为这是消灭项羽的大好时机,不能放虎归山。于是刘邦决定毁约出兵追击楚军。
刘邦派人去叫韩信和彭越一起出兵围杀项羽,结果两人没有应约,11月,两军战于固陵,项羽小胜。
项羽本纪中有记载,刘邦向张良问计,张良说,“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就是说彭越和韩信在隔空讨要封地,刘邦就给了明确的封地,因为韩信家在楚国境内,就改齐王为楚王,顺带连英布也封了。
47.png

公元前202年1月,各路诸侯合计约70万人在垓下对战10万久战疲劳的楚军,韩信采用诱敌深入战术,前军先诈败,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包抄攻击楚军后部步军。楚军久战疲劳后军迎战不利,大败,阵亡四万余,被俘两万,被打散两万,仅剩不到两万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
楚军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致使楚军军心瓦解,项羽率800人突围至乌江,到江边时项羽身边只剩下28骑了,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他带着28骑大战汉军,最后全军覆没,项羽也受了十几处的伤,但他不愿被俘受辱,于是挥刀自刎。
48.png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汜水之北的定陶称帝,建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王后吕雉改称皇后,太子刘盈称皇太子。分封了韩信、彭越等七位异姓诸侯王,以巩固政权。
六月,刘邦宣布大赦天下,并下令释放奴婢,增加农业劳动力,允许百姓开垦无主荒地,同时减轻赋税和徭役,使西汉初期的社会经济开始稳步恢复。他还下令收集整理古代典籍,设立太学,培养人才,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和制度建设工作,他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
49.png

西汉统治逐步稳固后,有个问题就摆在了刘邦面前,那就是开国时封了太多功臣,七大异姓王,还有超过一百三十人被封侯,这些诸侯国占据了大汉江山超过一半的地盘,就跟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异姓诸侯王在封国内部军政独立、尾大不掉,给中央集权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要么铲除那些不听话的诸侯王,要么就相信这些诸侯王与他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忠臣于汉,作为年龄仅比秦始皇嬴政小三岁的刘邦历经三朝,见识过秦扫六国的吞并战争,经历了灭秦、经历了伐楚,见识过了太多阴谋诡计,他做出的选择就是,逐步铲除这些诸侯王。
50.png

这决定从历史角度来说其实没有错,放任这些诸侯王的结果必然是天下大乱,但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刘邦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就是背信弃义,枉杀功臣。
当然,要铲除诸侯王就要找个合理借口,于是刘邦就开始大肆捕杀项羽旧部,这大家也都能理解嘛,但燕王臧荼就不想理解,因为他就是项羽旧部,后来投降刘邦的,在项羽麾下时谁还没骂过刘邦几句,这要是翻旧账他哪禁得起查?所以在公元前202年十月,燕王臧荼反了,刘邦亲自征伐,臧荼被杀。
51.png

第二个被料理的是韩王信,此前韩王信是被封在了颍川,北靠近巩县、洛阳,南逼近宛县、叶县,东边则是重镇淮阳,乃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刘邦担心韩王信日后或会构成威胁,公元前201年春,他便以防御北方胡人为名,把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郡,让他抵御匈奴。
这样的话就可以削弱韩王信的实力,还能把靠近中原的地方清理出一块。就在这年秋天,匈奴来犯,韩王信与匈奴交战,败多胜少,根本不是对手,没多久,匈奴的冒顿单于以10万铁骑围攻马邑,韩王信多次派使者到匈奴处求和。
52.png

另一边,刘邦派人带兵前往援救,但怀疑韩王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汉朝之心,派人责备韩王信。韩王信害怕被杀,于是就和匈奴约定共同攻打汉朝,把国都献予匈奴,并率军攻打太原,随后韩王信与匈奴挥师南下,进入雁门关,攻下太原郡。
公元前200年冬季,刘邦亲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汉军进入太原郡后,连连取胜,使韩王信军队遭到重大伤亡,韩王信逃奔匈奴。
53.png

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各带兵一万多骑阻挡汉军北进,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在晋阳被气势高昂的汉军打败,汉军乘胜追至离石再次击败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匈奴又一次在楼烦西北集结兵力,但被大汉战车部队和骑兵部队击溃。
这匈奴也不过如此,随着汉军接连胜利,刘邦也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他听说匈奴驻扎在代谷,就派探子前去侦察,可冒顿单于毕竟是统一匈奴各部的人,怎么可能这么轻易被击溃?他将手下精锐士兵、肥壮牛马等隐藏起来,只显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十多批人回来都说可以打。
54.png

就一个刘敬说:“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才是。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认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
但此时二十万大军已经出征,刘邦听了刘敬的话非常恼怒,觉得他是在畏惧出战,就将刘敬拘禁起来准备凯旋后进行处罚。
结果就发生了历史大事件,白登之围。
55.png

刘邦行军出身,又喜欢御驾亲征,他率领五万骑兵先到达平城,此时汉军步兵还未完全赶到。冒顿单于在白登山设下埋伏,等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就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截住汉军步兵,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刘邦发现被包围后,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
但匈奴军队想冲杀也不容易,刘邦此次带兵32万,就五万是骑兵,都带在身边了,这五万人也是兵强马壮,论实力是不输于匈奴骑兵,此时虽然被围,但在白登山居高临下,防守的话是有优势的,这就导致双方损失都很大,一直相持不下。
56.png

此时正值隆冬,气候严寒,汉军士兵不习惯北方生活,冻伤很多人,其中冻掉手指头的就有十之二三。匈奴围困了白登山七天七夜,也没有占领。汉军在被围了七天后,粮食也快吃完了,饥寒交迫,危在旦夕。
陈平见冒顿单于对新得的阏氏十分宠爱,朝夕不离。这次在山下扎营,经常和阏氏一起骑马出出进进,于是陈平向刘邦献计,想从阏氏身上打主意。
刘邦采用陈平之计,派遣使臣乘雾下山向阏氏献上了许多的金银珠宝,让她吹耳旁风。
57.png

阏氏就对冒顿单于说:“我们不应该互相逼迫得太厉害,现在汉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汉人怎么肯就此罢休?自然会拼命相救的。”冒顿单于本来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他们的军队没有按时前来,冒顿单于心中有些不安,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双方签订了“白登合约”。随后,冒顿命令大军网开一面,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
白登合约其主要内容有三条:一、汉匈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归汉朝,长城以外归匈奴。 二、两国和亲,汉高祖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单于。三、汉朝每年奉送大量的财物资源给匈奴。
58.png

当然了,最后没嫁成,说是皇后吕雉坚决反对,然后就找了一个长相和年龄酷似鲁元公主的人冒充公主嫁给了单于,以假乱真,算暂时蒙混过关。
打了败仗的刘邦杀了先前进言可以进攻匈奴的十几名使臣,并赦免刘敬,还封他为关内侯,食禄两千户,号建信侯。
刘邦让假公主出嫁其实不大对,但匈奴也没好到哪去,撕毁条约是常态,没多久又跟韩王信一起打汉朝,在公元前196年,韩王信跟匈奴又来打秋风了,刘邦派遣柴武带兵前去迎击,这一次大胜,还阵斩了韩王信。
59.png

相比起来,获封二代目赵王张敖的结局是最好的,他的父亲是刘邦的好朋友,一代目赵王张耳,妻子是没嫁去匈奴的汉朝嫡长公主鲁元公主,所以哪怕张敖因部下谋反而被废为宣平侯,但还是保住了荣华富贵,他的女儿张嫣嫁给刘盈为皇后。
张嫣嫁给了亲舅舅刘盈的故事,咱下期视频再讲。
再说梁王彭越,在公元前197年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自号代王,刘邦又一次御驾亲征,到邯郸时找彭越征兵。彭越说病了,自己没去,只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刘邦很生气,就派人去责备彭越。
60.png

彭越打算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彭越不听,就决定继续装病,结果他的一个臣子跑到刘邦那,控告彭越和扈辄阴谋反叛。于是,刘邦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袭击彭越,彭越不曾察觉,因此被逮捕。
经官吏审理,认为彭越谋反的罪证具备,请求刘邦依法判处。刘邦赦免了他,废为平民百姓,流放蜀地。当然了,有没有冤枉彭越,刘邦自己最清楚。
61.png

彭越对着吕雉哭诉,说自己没有谋反,希望回到故乡昌邑。吕雉答应下来,向刘邦陈述说:“彭王是豪壮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杀掉他。”于是,吕雉就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廷尉王恬开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刘邦批准,于是诛杀了彭越,灭其家族,封国被废除。
差不多的套路也发生在韩信这了,汉朝建立后韩信就被解除了兵权,获封楚王,被人告发谋反,哪怕没有证据,也被贬为淮阴侯。相传韩信暗中支持陈豨谋反被发现,萧何在吕雉的授意下将韩信骗入长乐宫,韩信最终发出了那一句感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62.png

因为最初韩信就是被萧何引荐给刘邦的。
韩信死,并被夷了三族。
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刘邦抱病亲征,正面击败英布的军队,英布逃走,后在番阳被二代目长沙王吴臣所杀,开国七大王侯中只有长沙王封号与长沙国留了下来,直到公元前157年,五代目长沙王吴著去世,他没有儿子,因而长沙王国被废除。
63.png

除了七大王侯外,刘邦对萧何也起过疑心,逼得他设法自污,差点不得善终。在他逝前他还打算杀了樊哙,担心他助吕作乱,后因陈平的保护以及刘邦驾崩,樊哙才躲过一劫。
因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又中了箭伤,到了长安病情加重,刘邦是死在了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二。


出自《乐天派新闻汇》丨乐天派
本故事引用网络素材,如有侵权,请别举报,可通知下架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乐天派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