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带伤硬扛比赛?
18岁全红婵退赛世锦赛背后,是每个天才少女都躲不过的成长代价。
医学停赛通知贴在泳联官网的深夜,谣言和惋惜瞬间炸了锅——但这份缺席,其实是保护顶级运动员最理智的决定。
看看赛场外那些扎心细节吧。
五月全国赛场边,队医捏着她肿成馒头的脚踝摇头;抖音里拍完加油视频,转身就得冰敷渗着积液的关节。
发育关撞上旧伤复发,体重涨一斤,翻腾动作就得重新校准角度,这对十米台选手简直是双重暴击。
那些说“退赛就是认输”的人,怕是没听过陈若琳当年控体重饿到晕倒的故事。
有些说法真过了。
全红婵才18岁,职业生涯刚铺开卷轴。
伏明霞15岁遇发育关停赛九个月,郭晶晶带伤跳过三届奥运,哪个顶级运动员没这道坎?
现在让陈芋汐带队攒经验,新人轮换上场,反而是国家队梯队建设的正常轮转。
周继红拍板退赛时说得明白:“巴黎周期不是冲刺跑,是耐力战。”
刷到她在康复池训练的视频了。
水下行走时脚踝还不敢吃劲,但对着镜头比OK手势。
评论区那句“养好脚才能压好水花”被点了三万赞。
懂行的老粉都记得,当年伏明霞长身高时重练技术,后来悉尼奥运会照样压住水花。
急什么呢?
体育总局的康复进度表贴着墙:九月全运会测试赛才是复出节点。
现在该夸的是国家队没让伤员硬扛的清醒。
金牌迟早会来,但好身体才是运动员的本钱。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