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了解汉朝这段历史的朋友们对于戚夫人都不会陌生,一个死在宫斗当中的女人,或者说一个惨死在权力旋涡之中的女人。
她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刘邦还活着的时候,她是后宫当中最受宠爱的女子,就连皇后吕雉都没有得到过那样多的宠爱。
然而在刘邦去世后。戚夫人却一下子被拉到了地狱,不仅自己被做成了“人彘”,就连自己的儿子也性命难保。
那么刘邦难道没有想过为戚夫人留下一条后路?为什么戚夫人的下场会这么悲惨?
一场宫斗
如果说有那个女人是从开始一直陪到刘邦到结束的,非吕雉莫属。
甚至说当年刘邦的发家要是没有吕家的帮助,根本不可能走的这么远。
那年的刘邦只是个村里的混混,可是吕雉却是千金大小姐,就在这样阶级相差巨大的情况下,两人结婚了。
而吕雉跟着刘邦造反这些年早就已经成为了权力中心的女人,吕雉有多少次为了刘邦差点死了。
又有多少次被项羽抓住受尽了虐待,这些都是手下人看在眼里的。
而戚夫人呢,根本不懂得斗争应该怎么斗,空有一张漂亮的脸和讨刘邦欢心的手段罢了。
吕雉在经历了这么多的苦痛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狠人才能在这宫中活下去。
前期戚夫人受宠的时候曾经多次跟刘邦提过要立自己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一开始刘邦肯定是断然拒绝的,但是经不住戚夫人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答应了。
这一下可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皇位传给长子是规矩,刘邦竟然想要打破这个规矩。
这倒也符合刘邦离经叛道的生活态度,但是这样的大事绝对不能胡来的。
此时的吕雉也陷入了束手无策的时期,这个时候两个关键人物出现帮了她大忙,一个是周昌,一个是张良。
当时刘邦叫来大臣们商量立刘如意为接班人的事情,周昌一听这件事,立马就表示了反对。
并且列出了很多条原因,把刘邦给说的无言以对,最终这个事情被搁置了。
而当时的吕后想到了张良足智多谋,于是赶紧找到了正在修道的张良,张良帮助吕后请来了商山四皓。
就是当时隐居的四个世外高人,这四个人可是刘邦一直想请都请不过来的人物。
上朝的时候,刘邦看到太子刘盈的身后站着商山四皓,先是一惊,随后是低头叹了口气。
他明白其实这场战斗,吕雉已经赢了,吕雉的段位要比戚夫人高的太多了。
戚夫人在遇到问题时候采用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样的手段。
可是吕雉不同,她不需要这么做,朝廷中有的是人帮她,眼看着大局已经定了。
刘邦其实也想到了戚夫人的结局,也想做出一些补救的手段出来。
戚夫人的结局
比如说当时的刘邦眼看刘如意当不成太子了,那就给他安排一个赵王当当。
并且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前去辅佐,不仅如此还说出了太子要照顾戚夫人母子的话。
当时很多人都在场,太子也同意了这件事,再说说那个封给刘如意的赵地。
这个地方距离首都远,地势也比较险要,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养老的地方。
在刘邦去世之后,朝廷内外都是吕雉的人,这个时候吕雉想要收拾个刘如意岂不是非常简单吗。
起初戚夫人并不至于落得个惨死的下场,因为一开始吕雉也只是想要羞辱她,让她吃苦头。
把她安排到了洗衣房去干活,干活就好好干呗,戚夫人还偏不,非要在嘴上唱着一些阴阳怪气的歌来刺激吕雉。
一开始,吕雉可能说算了吧,不跟她计较,但是这个戚夫人却越唱越来劲,歌词的内容也是越来越难听。
这一下吕雉再也忍不住了,肯定是要下手整戚夫人的,结果把戚夫人给做成了人彘,这一惨状把当时的太子都给吓坏了,没想到吕雉下手这么狠。
其实刘邦当时驾崩之前身体一直不好,躺在床榻之上,这个时候戚夫人一直在他身边。
刘邦当时告诉她了一个保命的技巧,那就是把头低下做人,看见吕雉就唯唯诺诺一点。
刘邦知道,戚夫人和吕雉的段位差的太远了,要是斗,戚夫人一辈子也没戏。
但是戚夫人却一直感到不服气,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和吕雉斗争。
当时有宫女就分析了,戚夫人要是在这个时候走了,说不定也可以免除一死。
但是戚夫人偏不走,不仅不走还天天大摇大摆的,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其实当时刘邦的妃子有那么多,其中有很多聪明的妃子,这些妃子们都选择了隐忍。
最终有的在太子死后有的妃子的孩子上位当皇帝了,比如说刘恒的母亲,虽然当时的日子过的是苦了点,但一声不吭的忍到了最后,人家也是荣华富贵了。
这也是一种大智慧,可是戚夫人没有想过自己的手里到底有什么东西。
除了刘邦的宠爱,还有什么吗?那么刘邦去世后,戚夫人是不是就成为了一个笑话呢。
再加上当时戚夫人竟然还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当太子,幸亏是没成,也不可能会成。
因为当时吕雉已经在朝廷中大肆的排除异己了,所以基本上都是吕雉的人。
戚夫人的死在于她没有手段,却还不懂的低调。
参考资料:
《史记·吕太后本纪》
钱穆《国史大纲》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