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国际特稿:泰国政局陷恶性循环 首相当选难 任满更难

岛读世界 · 9 小时前
作者:范晓琪

1.jpeg
数以千计泰国民众6月28日聚集在曼谷胜利纪念碑示威,要求首相佩通坦下台。(路透社)
7月1日,泰国宪法法院以七票赞成、两票反对的表决结果,下令首相佩通坦暂时停职,直到最终裁决出炉。2008年至今,泰国共有六名首相或代首相被宪法法院停职或解除职务,泰国媒体戏称“首相”在当地已成高危职业。这个高危职业的背后凸显了泰国政治的恶性循环——民选政府屡屡被非民选权力机构阻挠、解散或推翻。选举似乎失去意义,泰国民主之路何去何从?
泰国政治的恶性循环源于根深蒂固的体制,即未经选举产生的机构,包括军队、司法机构和传统精英团体等,拒绝将权力移交给民选政府。这使得选举失去意义,因为谁执政掌权操纵在少数派手中,而不是选民。
泰国首相佩通坦遭宪法法院下令停职,可能导致她步上前任首相社德他的后尘而下台。这强化了人们的一个观点:选举结果可随意作废,九名未经选举的法官判决可凌驾于数百万泰国选民的意愿之上。
去年8月,社德他因任命有刑事犯罪前科的律师比七进入内阁,被宪法法院裁定严重违反道德准则而被罢免首相职务。38岁的佩通坦随后获得下议院多数票支持,成为泰国历来最年轻的首相。
无须经过国会弹劾 宪法法院可将首相解职

然而上台不满一年,佩通坦也面临和社德他相同的命运。宪法法院决定受理36名上议员提交的弹劾首相请愿书,并暂停她的首相职务。这份由上议院议长蒙坤提交的弹劾请愿书,指控佩通坦在与柬埔寨前首相、现任参议院主席洪森就泰柬边境问题的通话中,涉嫌不诚实并违反宪法规定的道德标准。
这意味着,只要宪法法院认定首相违反道德准则,无须经过国会弹劾,法院就能将首相解职。
社德他和佩通坦都是为泰党的首相。两人先后陷入同样的困境,加深舆论对宪法法院权力过大的质疑,而宪法法院背后一直都有军方和保皇派的身影。
根据2017年修订及生效的现行泰国宪法第211条,宪法法院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对国会、内阁、法院、独立机关和国家机构均有约束力。
这部由2014年军事政变上台的军政府一手推动的新宪法,一直因赋予军方较大权力而受到广泛批评。其中的例子包括,上议院250名议员全部由军方任命,而所有获得提名的独立机构成员,包括宪法法院法官,都必须获得上议院过半数的同意票,才能被国王正式任命。
换言之,可以决定暂停或解除首相职务的宪法法院法官,都是军方批准任命的。他们对不受军方或亲军方的保守派和建制派欢迎的政府,起到制衡甚至是压制作用。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泰国研究项目代理主任那邦(Napon Jatusripitak)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这使得泰国的民主服从于少数精英的认可,而不是民意的授权。这形成了一种体制:民主选举产生的文官政府,是因为传统当权者的容忍而存在;这种容忍的前提是,传统当权者可在任何他们认为必要的时候干预。
这种体制是造成泰国政治走不出“政变—选举—政变”恶性循环的主因。社德他去年面临罢免时,曼谷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者提蒂南就曾在评论中提到,2001年以来,泰国几乎每位通过选举产生的首相都无法完成任期,不是被军方政变推翻,就是被司法机关剥夺职务。司法机构独大在学术界被称为政治司法化,即司法力量可以驱逐民选政治人物或阻止他们行动,却不会对付军方、法官和公务员等。
泰国兰实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万威七(Wanwichit Boonprong)直言,泰国政治正走向死胡同,而这与2017年修订的宪法脱不了关系。
他告诉《联合早报》,2017年宪法旨在控制政治人物和政党,并赋权宪法法院、行政法院和国家反腐败委员会等独立机构,让它们可以对政治人物施以严厉惩罚,包括终身禁止他们参政等。
分析:唯有修订宪法 才有望改变局势

短期内若要打破泰国政治的恶性循环,唯有重写这部在军事统治下修订的宪法,同时争取足够的公众支持,抵制司法越权。然而,此事知易行难,尤其立法者在须要进行哪些改革、哪些宪法条文必须修订、如何修订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其次是立法者提出的修宪范围可能触碰军方和保皇派底线,可能被指控冒犯君主罪而无法推进。
那邦指出,在泰国任何宪法修正案都需要至少三分之一的上议员支持,但目前的上议院由被视为保守势力的泰自豪党主导。“这个党派将自己定位为保守派利益的守护者,似乎有意阻扰宪法修订及改革。”
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附属资深研究员蒙特沙诺(Michael Montesano)认为,改革进步派要推动修宪将面临巨大风险,而且这会是一场恶斗。
他受访时说,泰国的那些干预力量缺乏政治远见,也缺乏适应国家和民意变化的意愿。“幸好,随着世代交替,泰国国内寻求建立更开放、更稳定政治秩序的政治意愿越来越高。拥有这种意愿的人,与那些缺乏远见、导致近期出现司法和精英干预的强大力量之间,可能会发生一场斗争……一场残酷且严峻的战斗。这是打破泰国政治恶性循环的唯一出路。”
2.jpeg

反对政变却又默许政变 泰国选民矛盾抉择

泰国川登喜大学民调机构(Suan Dusit Poll)7月初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大多数人不支持政变。在抽样调查的1167名受访者当中,42.5%的人反对政变,认为这会损害国家民主。
然而,泰国过去多次发生政治危机和民众大规模示威,最终导致军方介入引发政变。值得一提的是,6月28日要求佩通坦下台的大规模示威,也出现呼吁军方介入发动政变的呼声。反对军人干政的人民党隔天警告党员,不要逾越党的底线支持军人政变。
对于这种矛盾情绪,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附属资深研究员蒙特沙诺向《联合早报》分析,泰国民众其实都是狂热的选民,对选举抱有极大兴趣与热诚,也对通过选举推进国家民主发展寄予厚望。然而,许多民众尤其是城市精英和城市中产阶级普遍认为,政治人物只顾自身利益,无力解决国家问题。
过去,这种观念促使人们为了国家利益,愿意接受军事夺权和针对民选政府的司法干预。“不过,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一切都只是因为权力,军方的干预和司法干预都只是为了保护特定利益集团免受政治威胁。这些干预关心的是特定群体的控制权,而非国家福祉。”
蒙特沙诺认为,佩通坦被停职确实让许多泰国人感到沮丧和惊讶,但人们的失望主要因为民主制度似乎没有为泰国提供明确的前进方向,而非对民主失去信心。
他说:“在人们看来,目前的政局并非源于民主制度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强大的利益集团害怕一个包含‘橙派’阵营的政府,或是害怕‘橙派’阵营的存在。换句话说,泰国政治之所以不断恶性循环,是因为强大的利益集团对民主选举缺乏信任,而不是公众不信任民主制度。”
泰国政治派系主要分为与为泰党及前首相达信有关系的“红派”;亲军方的保守派如泰自豪党的“蓝派”;以及与主要在野势力、前身为前进党的人民党有关的“橙派”。
在2023年5月举行的泰国大选中,现已被令解散的前进党赢得下议院500个议席中的151席,是最大赢家。为泰党拿下141席,泰自豪党则斩获71席。不过,时任前进党党魁披塔因得不到军方及保守派支持,无缘出任首相,最终由为泰党的社德他获推选为首相,领导以为泰党为首的联合政府。
然而,为泰党当时的联合政府中包括亲军方的泰自豪党和公民力量党,引发支持者不满。批评者指为泰党违背承诺,把获得军方支持的政党纳入执政联盟。公民力量党与泰自豪党已先后离开执政联盟。
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那邦指出,为泰党违背竞选承诺,与昔日对手组成联合政府以来,公众对民主机构的信任度就已低迷。
这促使一些人对为泰党不满,进而认同通过非民主手段,即宪法法院罢免首相的方式,发动司法政变。根据川登喜大学的民调结果,有28.96%受访者认为,政变是解决政治危机的方法。这说明泰国的政变,不管是司法还是军事政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人民认可。
3.jpeg
最新民调显示,近三成受访者认为,政变是解决政治危机的方法。(路透社)
学者:泰国民主觉醒 还须花上一代人时间

泰国时事评论员及资深媒体人巴维(Pravit Rojanaphruk)告诉《联合早报》,泰国社会目前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反达信家族的人,认为暂停佩通坦首相职务是正义之举。
“他们认为,宪法法院的决定不仅证明了首相不道德,还与柬埔寨领导人串通。佩通坦的支持者则认为,法院剥夺了选民的权利,一场司法政变正酝酿发生。”
巴维指出,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泰国人,尤其是X世代和更早一代,普遍对政治人物的道德和诚信持怀疑态度。他们也认为,大多数教育程度较低的选民容易被贿选或腐败的政客操纵。“这导致他们一再支持军事政变或司法政变。”
兰实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万威七认为,要泰国人民醒觉,认识到推翻某个政权的最好方式是通过选票而不是各种形式的政变,可能须要花上一代人的时间。
泰国长期政局不稳 削弱区域领导能力

泰国长期的政治不稳定,不仅对国内社会经济和民主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也从根本上削弱泰国在区域的领导力。
泰国资深媒体人巴维说,政局反复动荡及充满不确定性,导致作为亚细安创始成员之一的泰国在亚细安发挥关键作用的能力下降。“国内问题令泰国自顾不暇,没有心力再扮演好亚细安成员国的角色。”
更甚的是,泰国国内制度的失效成了邻国利用的弱点。佩通坦政府原本就面临反对党要发起不信任动议的威胁,还因为与原执政联盟第二大党泰自豪党争夺内政部长职而陷入倒台危机;佩通坦与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一段通话录音外泄,更是直接导致泰自豪党退出联合政府,以及上议院对她发起弹劾请愿。
佩通坦与洪森是因为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紧张局势而通电话。根据外泄的通话录音,佩通坦亲昵地称洪森“叔叔”,请求洪森体谅她领导的政府,并称泰国守卫边境的司令是“疯子”和“泰国政府的敌人”。
4.jpeg
洪森(左)指达信装病或夸大病情来逃避法律诉讼。(取自洪森脸书)
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那邦说,柬埔寨轻易就利用了泰国各派系的矛盾操纵泰国国内政治,使得金边在与泰国的边境纠纷中占了上风。
“洪森推动国际法院就边界争端进行仲裁,如今柬埔寨被视为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理性国家。反观泰国,佩通坦与洪森的通话引发的混乱显得泰国内部支离破碎,在边境纠纷中也陷入被动。”
不过,正因为泰国政治不稳定几乎已是常态,亚细安其他成员早有心理准备。蒙特沙诺说:“很多国家在与泰国互动时,其实并没有特别考量,也不担心泰国政治的这种恶性循环。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岛读世界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