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是我国继姚明、易建联之后第三位NBA首轮秀,可以说是我国近些年最出色的篮球运动员之一了,身高2米18,臂展2米24,体重114公斤,传统中锋的身材,却还有现代中锋的技术。
杨瀚森的背身单打,勾手、抛投、近筐接球终结都十分出色,中远投(包括定点投篮及跨步三分)、传球组织也不错,在防守端,善于利用体型优势沉退防守镇守篮下,在干扰对手投篮同时限制自己犯规做的也很好,更重要他才20岁,未来可塑性很强,希望他在NBA能打出一番天地。
作为首轮16号秀的中国籍球员,杨瀚森自然受到更多关注,他曾在CBA24到25赛季场均拿下16.6分10.5板2.6帽的惊人数据,总体投篮命中率58.6%,三分也有33.3%,那么在强度更高的NBA是否还能拿下这样爆炸的数据呢?
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瀚森就被问及NBA与CBA的区别,当被问到NBA的对抗强度与CBA相比如何时,杨瀚森反而回答道,NBA更“文明”,然后他还把NBA的“激烈”,用了一个“有礼貌”的形容词,杨瀚森还表示,场上球员大都在自己圆柱体,上手动作没那么大,更多用躯干对抗。
杨瀚森这番言论还是引起了不少热议,个人觉得,如果稍微看过CBA的,应该都懂得杨瀚森说这句话的意思,CBA的“对抗强度”比NBA都大,这的确,但强的与其说是对抗,不如说是动作幅度。
看过广东男篮对山西男篮,可以说整场比赛充斥着野蛮的暴力美学。当然,这除了球员平均水平不高,动作不规范收不住之外,还和裁判的业余操作有关,记得有一次新疆队打四川队,哈达迪抢篮板没卡到好位置,直接把跟前的周琦“搬”走,裁判竟然没一点表示。
虽然说篮球运动有强度会更好看,但如果是冲着犯规、伤人去的那就失去了意义,体育比赛原本就是给观众展现顽强、拼搏、技巧的场所,赛场伤人那就是违背体育精神,一方面使比赛失去了公平性,一方面也不利于保护优秀队员成长,这或许也是我国一些球员到了国际赛场就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
只有裁判执法严,球员体育道德、技术提升,赛场“文明”程度才会高,当然,在竞技运动中,“文明”这个词在大多数语境下都还是贬义词,说起现在的NBA,比之斯特恩时代对抗的确也少了很多,现在由于鼓励进攻,各种规则的修改,哨子也多了起来,比赛被切的稀碎,再结合各种暂停、看录像、节间休息.....变得十分拖沓。
虽说现在快打旋风的风格更适应极速扩张的商业化,但我觉得篮球的魅力应不止进攻,还有激烈的对抗和短兵相接的防守,都说05年活塞马刺总决赛收视率噩梦,但那年总决赛最后三场的攻防强度,新世纪也就10年湖人打绿凯能达到,得分虽然低,但单挑出来每个回合的攻防,资深一些的球迷都会拍案叫绝。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