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高考降温,背后的真相

小播读书 · 前天 04:53
最近各地高考分数陆续揭晓,和往年各种高分揭榜之后欢呼的情况不同,今年出现了很多低分考生的视频,比如今天“一位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欢呼是最好的一次”,被推上热搜。从赞扬高分,到接纳低分,怎么看待这样的舆论转向?分享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1.png

高考的目的是什么?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为了就业,这是最现实的考虑,如果高分数,好学校也很难获得好工作,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一些硕士博士送外卖,那么读书的重要性和关注度就会自然下降,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在传统教育观念中,高考承载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很多期望,高分数、好学校、好工作、幸福人生形成了一种正反馈循环。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正反馈,才让内卷教育成为了很多普通家庭的选择。但今天的社会环境,这样的循环正在被打破,这是今天高分不再被舆论关注的现实基础。
但是,从赞扬高分到接纳低分,这背后不仅有现实主义的考量,还需要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一个社会鼓励什么,赞扬什么、推崇什么,这其实就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当我们赋予高分者,以成功者的无限光环,也就会让低分或普通的学生,感受到被否定和被贬低,甚至被道德谴责,这就是优绩主义的陷阱。
2.jpeg

前段时间有位应届毕业生说,他们已经非常努力找工作了,但是依然没有找到工作,于是有人就骂他们是“废物”,这位毕业生非常委屈地哭了。她觉得自己一直都非常努力,从小一路在内卷的教育中走过来,承受了多少压力,受了多少委屈,才考上大学和读完大学,但依然没有被社会和家人认可,反而被骂是废物。这其实就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如果你不能成功,如果不能拿到结果,那么我们就需要自我反思,甚至自我谴责。这种价值观过分强调成功的结果,而忽视了人自身价值的多样性。
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思考,其实,还有一种也同样危险的社会伦理观:成功即正义。我们今天社会很多人提倡“要向有结果的人学习”,这种观点很有吸引力,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和拿到结果。但是这种观点可能忽视了随机性或者说运气在结果中的作用,也夸大了结果的重要性,甚至弱化了努力本身的价值。在这种伦理观的影响下,才会有“笑贫不笑娼”的情况存在,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甚至好的结果可以掩盖不正当的过程。这种观点不仅模糊了,事实上的“拥有”和道德上的“应得”之间的区别,也错误地引导了我们的价值取向。
3.jpeg

个人努力与贫富、成败,结果之间存在很大的随机性,我们不能把它们简单地进行因果关联,不要简单赞扬或者贬低结果上的好坏,我们赞扬的永远应该是努力本身,应该是人自身的价值,而不是的结果。因为,努力是一种选择,而结果不是。
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这是一种优绩主义的价值观,优绩主义是一种社会评价机制,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分配原则。在这种机制下,“优秀”的人应该得到更多奖励和认可。大学按照学生考试成绩来择优录取,公司按照业绩来分配奖金,优绩制看起来是非常公平合理的,但也有潜在的问题。
试想一下,在教育体系中,成绩好就意味着优秀,在这种规则下,再加上:只要你努力,你就能成功。那么就会产生一种结构性的压力,如果你成绩不好,那么你就是你不够努力。同样,在社会中,如果我们都用财富的多少来定义成功,那么你贫穷或者没有财富,那么就意味着你不够努力。所以,当在一个系统中,成功和通往成功的方式被定义了,那么就意味着我们被这套观念所束缚。
我们回到:只要你努力,你就会成功。这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在这个价值观中,核心是努力,而不是成功,但是如果我们转移了这个价值观的焦点,把努力视为通往成功的手段,甚至把成功定义为:获得更好的成绩,赚到更多钱,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等等,那么这种朴素的价值观的意义就会发生改变,甚至会变成限制和束缚我们的枷锁。我们不应该仅仅把鲜花和掌声都送给成功者,我们也要把鼓励和赞美,送给那些一直在努力生活的普通人。因为,努力是一种自主选择,而成功不是。
4.jpeg



我们回到教育话题,当我们用高分数、好学校来定义一个学生的优秀和成功,这不仅给平庸和普通的学生,带来了价值上的贬低,也带来了道德上的内疚和自责。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考成绩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成果,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和综合素质。就像河南那位考了288分的女生,母亲强调“不拿短处比别人长处”,认为孩子“三观正、健康快乐、不惹事、不抑郁”比分数更重要,今天教育非常内卷,很多父母意识到,与其有一个高分,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更重要。不是288分值得赞扬和鼓励,而是接纳平庸和鼓励多样性值得被赞扬和鼓励。
对多元成功的认可,这其实是大众觉醒的标志,一个社会定义成功、优秀和幸福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选择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当真正的普通被接纳的时候,才会让更多普通的人,在更包容和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发展自身的潜力,热爱自己的生活和过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人生。所以,束缚我们的往往不是现实,而是我们的思想观念。
更广泛地说,当高分数和好工作,甚至幸福的人生逐渐解绑,这或许正是破解教育内卷的合理路径。当一个社会,不需要高分或者名校,也可以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生活的时候,这个时候,或许就是教育不再内卷的时候,也是让更多人真正掌控自己人生的时候。所以,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在问题之外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小播读书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