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电话录音停职一国总理,不得不说,柬埔寨前首相洪森为了给自己儿子铺路,还真是做到“不遗余力”了。
只是,在事件的背后,如此“恰如其分”地利用电话录音挑起了泰国民众的抗议,我们不免会想问:洪森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出乎意料地简单,洪森之所以对泰国如此知根知底,恰恰是因为柬埔寨与泰国两个国家的政治结构惊人的相似。
如今,不仅佩通坦被迫停止,其父他信也被送上了审判席,西瓦那家族再次面临危机。
那么,泰国政坛会变天吗?为何说泰国的政局,正面临着三种未来?
录音引发惨案
作为君主立宪政体,两国的宪法均规定国王为国家元首,且都无实权,而在这样的框架下,国王想要参与政治,就只能通过特定的政治力量,那便是——军队。
虽然都是“王室+军队”的权力轴心模式,但两国在后续的发展中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泰国的军方长期与王室结盟,而为了维系自身地位、保持政治参与,国王也常通过默许或支持军事政变来明确立场。
可柬埔寨的军队却在洪森的“强拆”下逐渐中立化,脱离了王室的掌控,后来,洪森辞去军职明确军政分离原则,更是几乎断绝了国王通过军队干预政治的可能性。
对军队问题的不同处置,可以说直接影响了两国政治的进程,洪森数十年的稳固统治由此奠定基础,而泰国则陷入了20次修宪、20次政变的治理“怪圈”。
在如此知根知底的背景下,洪森想找个由头挑动泰国内乱,只能说是“手拿把掐”。
于是在2025年7月1日,泰国宪法法院以一致受理调查并因“道德风险”违反宪法为由,决定即日起暂停总理佩通坦行使总理职权。
这次事件涉及的核心是6月15日泄露的一段通话录音,录音中,佩通坦以亲昵的口吻与柬埔寨前总理洪森通话,自称“侄女”,称呼对方“叔叔”,并且表示若对方有要求她可以安排。
这番作态便被泰国国内的保守阵营指责为“出卖国家尊严”、“损害主权”的严重行为,于是在民众的抗议声中佩通坦真的被暂停了职务。
可更为“凑巧”的是,就在同一天,泰国法院也对佩通坦的父亲他信的相关案件进行了开庭审理,至此,泰国国内策动录音事件发酵的“幕后之人”才正式浮出了水面。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场针对他信家族的政治围堵,而主要受益者自然就是以曼谷中产阶级、官僚精英、保皇派为核心的保守政治力量,他们的背后,更是不乏国王与军队的影子。
话说,为什么他信家族会激起保守势力的一致反对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泰国政治体制的源头说起……
王与军共天下
泰国的军方参政传统,可以追溯到1932年的政变,拉玛七世被迫接受君主立宪,王室核心成员被扣为人质,国王也仅作为军人政权合法性的象征符号存在。
可心存不甘的拉玛七世在第二年,试图通过复辟政变恢复权力,于是便遭到了军人集团的镇压,最终退位流亡。
但是,国王的反抗也不是没有起到作用,由于吸取了复辟教训,銮披汶政府直接通过设立特别法庭、限制国王资产以及监控王室活动等手段,彻底将国王排除在决策体系之外。
这其中自然是有着国王无法回应新兴利益集团政治诉求的深刻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直到此时,国王手里仍然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为了实现彻底架空王权,军政府强势推行民族主义经济政策,不仅通过国营企业大搞经济垄断,更是限制华商资本,对传统经济链路“釜底抽薪”。
通过经济网络的重塑,军政府终于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军费占比直接从1937年的25%提升至1955年的37%。
只是,如此急迫地“赶尽杀绝”,乃至摆脱国王的背书,哪怕是再强悍的军事力量也终将陷入孤立的局面。
因此,当銮披汶政府企图通过贿赂选举谋求连任之际,就立刻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立于1957年再次发动军事政变,取代了銮披汶政府。
而这次上台的军政府,显然是明白了君主立宪中君主的重要性,于是果断采取了将政权合法性锚定于传统王权的策略,恢复王室权威,以此来换取拉玛九世的政治支持。
在沙立的运作下,王室礼仪制度得到恢复,今天用以起诉他信的“冒犯君主罪”也就此创设,甚至一度将国王塑造成了“泰国国父”的形象。
凭借国王授权的背书,沙立成为了政变后首次以王室文告形式任命的军方领导人,在这个基础之上,沙立政府更是推出了“泰式民主”来消弭前政府的贿选丑闻与民众信任危机。
全新的体制使沙立得以出任总理,并设立“曼谷特别军事行政长官”职位,实现军政合一,之后废除议会和政党制度的操作,更是保证了军人集团对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的直接控制。
可沙立不会想到,自己的“苦心经营”却为后来此起彼伏的军事政变做了嫁衣,由于国王的权力被抬回相当的高位,对政府的合法性授权一度成为了国王干政的得力武器。
在1973年10月14日爆发的泰国学生运动中,国王首次公开介入政治冲突,庇护示威学生并撤销对军人政府的支持,直接导致了他侬政权的倒台。
此后,国王更是不断通过枢密院与皇家发展项目培植保皇派军官,一方面分裂削弱着历届军政府的统治力量,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进一步操控政治奠定了组织基础。
就在国王与军队“瓜分”政治权益的时候,他们不会想到,在政治空间几乎被挤压殆尽的情况下,居然还能迸发出第三方力量,而这股势力一经成型,便剑指所有的利益既得群体……
泰国红黄之争
1997年的金融风暴,是灾难也是机遇,泰铢的汇率防线被击穿,引发整个亚洲的金融巨震,在这场灾难中,泰国的传统政治力量遭到沉重打击,他信家族却崛起甚至踏入政治舞台。
泰国本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地,国内政府更迭频繁、政策延续性差的弊端又在危机之下暴露地一览无遗。
于是,为了凝聚地方政治力量、建立稳定政府,泰国在1997年的“人民宪法”中引入了小选区制,这便为他信组建泰爱泰党打下了制度基础。
小选区制产生的议席集中效应,有效保障了政党在议会获得稳定多数席位,由此,泰爱泰党在2001年的大选中获得众议院500席中的248席,形成泰国历史上首个具有实质执政能力的多数党政府。
只是,泰爱泰党面临的毫无疑问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泰国,可继任的他信政府,并没有就此被困难吓退,反而用“草根政策”与政治改革应对混乱局势。
他信一手提出“30泰铢医保”覆盖至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4800万人,一手用“百万铢乡村基金”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并暂缓债务计划缓解短期贫困。
同时,大刀阔斧的政府改革也接踵而至,公务员体系裁员24万,官僚权力就此削弱,军队高层人事权收归总理,更是挑战着王室与军方的协作传统。
不过,向保守势力开刀就必然会遭到猛烈的反扑,以至于在2006年,军政府在国王的授权下,再次策动政变,他信就此流落国外。
可他信的离开并没有让一切回归原点,相反,民众们的反抗精神一经唤醒,便随着他信的影响力一起留在了泰国政治的血脉之中。
农民、城市贫民及中下层民众自发组成了“红杉军”,在2008-2010的三年间,接连发起了四次大规模的示威运动,从要求恢复草根政策一路发展到冲击东盟峰会和占领商业区。
这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与中产阶级、精英集团和保皇派为核心的“黄衫军”,更是形成了“红黄之争”的激烈格局。
这便是为何,每当他信家族试图东山再起之时,就会遭遇宪法法庭、选举委员会乃至军队的“系统性阻击”。
2008年,法院以滥权罪罢免了他信代理人颂猜,2014年,军政府再次发动政变将他信的妹妹英拉赶下台。
即便在2023年,佩通坦以全新面貌登上政治舞台,试图重整“红色旗帜”,作为他信之女的身份标签,依然成为了保守派不能容忍的“原罪”。
哪怕她尽力维持与保皇派的温和姿态,甚至在组阁时联合前政变将领派系,也依然逃不掉敌对势力的围追堵截。
于是,便有了这次因“录音门”而被停职的事件,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说此次事件表面上是道德风波,实则又是一场政治清算了……
政局未来走向
佩通坦被暂停职权后,局势扑朔迷离,虽然我们无法预料泰国政治的去从,但大致还是可以归纳出三种可能性:
如果佩通坦辞职或被国会罢免,必然会有一个新的总理被选出,而新的总理人选极可能来自保守势力或与军方关系密切的中间党派。
在目前局势下,如果宪法法院裁定佩通坦的“违宪”成立,她将无法回归执政,即便还能继续担任文化部长,她的权力已被实质剥夺。
另一种可能便是佩通坦强势解散国会,提前发动大选,尽管目前支持率暴跌,但若能借助民粹动员或地方势力恢复支持,便有可能摆脱政敌掣肘、重新主导议程。
只是,这种方式风险极高,毕竟,总理行使解散议会权需满足内阁全体同意以及呈报国王批准的先决条件,在国王与军政捆绑甚深的当下,到底是谁解散谁,最后还真不好说。
而最坏的局面,就是政治危机持续发酵,引来军方的再度干预,回顾泰国历史上的多次政变,无不是在街头运动持续、政治僵局加深之际出现的“军事介入”。
虽然目前军方尚未高调表态,但若抗议扩大、国会瘫痪、宪法法院裁决引发民愤,军方还是会以“维护秩序”为由再次上台……
目前,副总理素里亚出任看守总理,局势暂时平稳,但一切远未结束。
泰国政局再次被推入多事之秋,佩通坦的落败是否标志着“他信家族时代”终结,宪法法院的后续裁决将是关键。
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已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民主与保守、民选与军管、改革与复辟之间,泰国仍在“轮回”中苦苦挣扎……
参考文献
[1]《政党体制制度化与政治稳定关系研究——以泰国政党体制变迁(1992-2020)为例》[D]温双双
[2]《軍人舆政治:泰國的軍事政變舆政治變遷》[M]陳佩修
[3]《泰国通史》[M]段立生
[4]《列国志-泰国》[M]田禾、周方冶
[5]《1932年以来泰国军人干政中国王的政治角色演变研究》[D]林天睿
[6]《国王与民主巩固:基于泰国和柬埔寨的比较分析》[D]郭亮
[7]《泰国(1992-2020)文武关系演变及对民主转型的影响研究》[D]沈俊鑫
[8]《21世纪泰国军人政变研究——导致政变因素及影响》[D]罗巧丽
[9]《断裂与均衡: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泰国政党制度变迁》[J]宋晓颖、周幼平
[10]《泰国“红黄之争”(2006-2014)的形成逻辑探析——基于社会运动理论视角》[D]栗宾
[11]《政治参与视角下的泰国“黄衫军”运动》[D]刘志敏
[12]《泰国他信政权与红衫军运动》[D]周义员
[13]《军队在泰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D]冯立洋
[14]《泰国民主化进程中的国王因素研究》[D]查珩静
[15]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22033969798398504/?channel=&source=search_tab
[16]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22093244323496494/?channel=&source=search_tab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