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伊以已经停火,但中东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出乎意料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作为局外者的中国和俄罗斯竟然也被牵扯了进去,发生了什么事?
继红海以后,波斯湾乃至霍尔木兹海峡,也有越来越多国际商船公开发布身份辨识信息,强调与中国或者俄罗斯“有关联”,或声称与以色列无关。这一风气并非当下出现的,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军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发起了备受争议的军事行动,以伊朗和“抵抗之弧”为代表的中东及其周边什叶派国家或武装,对以军的暴行表示坚决反对。
其中,也门胡塞武装是中东各路反以武装当中介入程度最深的,最初胡塞武装选择在红海针对和以色列有关的船只发起袭击,此事直接导致美英两国开始对胡塞武装发起空袭。但美英的空袭并未起到逼退胡塞武装的作用,反造成美英两国的船只也在红海成为胡塞武装袭击的目标。而且随着这一行动持续深入,胡塞武装行动的范围已不仅限于红海,开始向着外延海域扩大,此外,胡塞武装还对以色列本土频频发射导弹和无人机。
基于这样的现实,很多需要经过相关海域,却又害怕沦为胡塞武装袭击目标的商船,就想了歪点子。早在去年就有报道称,越来越多途经红海的商船都开始冒认与中国或俄罗斯“有关”,甚至在途经有关海域之际,干脆就专门等中国商船过来与之同行。而现在,这一局面又扩大到了波斯湾甚至霍尔木兹海峡,这一切,都归因于当下的中东情况不妙。
虽然6月下旬,伊朗和以色列已经达成停火协议,但中东的潜在危机并未就此消弭,中东实际上还有雷没爆。比如就在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均透露,或将再次对伊朗发起打击。此外,即便美以还没开启第二波针对伊朗的袭击,当下也有一个问题,是大批船运公司不得不考虑的,就是伊朗可能会下达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命令。
6月23号,伊朗议会通过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命令。29号,伊朗议会得出结论,认为应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之所以截至目前还未关闭,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最终决定权归属于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考虑到中东局势极端不稳定,很多商船,特别是和美以有关的商船,根本不敢保证自己过航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之际,不会突然遭到袭击。
所以现在,大批商船备注中国或者俄罗斯的身份,强调自己与中俄“有关”,无非就是怕自己遭到突然袭击。因为参考此前胡塞武装的表现,只要是和中俄有关的,就等于上了它们的白名单,可以自由通过。但这也会给中俄造成困扰,因为此前就曾有因太多商船冒认为中俄商船,导致中国商船遭误袭的事件发生,现在别国这么多商船故技重施,可能又会连累中俄。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