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与供需基本面博弈成为核心矛盾。2025年6月,中东局势动荡主导油价先扬后抑,而机构普遍认为,随着伊以停火协议达成及OPEC+增产推进,原油市场定价逻辑或逐步回归基本面主导。
一、地缘风险扰动:短期溢价与市场回吐
6月中东局势持续升温,成为油价剧烈波动的直接推手。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空袭,伊朗随即采取报复行动,导致布伦特原油单日涨幅超5%。随后,伊朗前经济部长威胁控制霍尔木兹海峡过境权(6月17日),以及美国宣布对伊朗核设施实施打击(6月21日),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的担忧。然而,6月24日伊以双方正式停火,地缘溢价快速回吐,油价回落至冲突前水平。
短期来看,中东局势仍存反复风险。尽管停火协议暂时缓和了紧张态势,但伊朗核问题、霍尔木兹海峡通行权争议等潜在矛盾未根本解决,市场对突发事件的敏感性依然较高。东吴期货分析指出,若伊以冲突再生变数,或导致伊朗原油出口受阻,布伦特油价中枢可能上移5-15美元/桶。不过,当前伊以停火协议已部分兑现市场预期,机构普遍认为地缘溢价难以持续,后续需重点关注8月美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税谈判进展。
二、基本面定价逻辑:OPEC+增产与需求韧性博弈
从中期来看,原油市场供需格局调整将主导价格走势。EIA预测,2025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或降至61美元/桶,2026年进一步下探至59美元/桶,主要基于全球石油库存上升及OPEC+增产的压制。6月OPEC+会议确认加速推进增产计划,预计9月前完成原定一年半的220万桶/日增产目标,供应宽松预期持续强化。
需求端则呈现结构性分化。美国夏季出行旺季提振汽油及航空煤油消费,商业原油库存超预期去化;中国则因汽柴油库存低位、高温及自驾游需求上升,支撑汽油消费稳中向好。然而,一德期货指出,全球炼厂利润收缩及欧美汽柴油需求峰值已现,边际走弱风险逐渐显现。此外,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或短期提振风险偏好,但难以扭转原油中长期过剩趋势。
综合来看,2025年三季度布伦特油价或围绕60美元/桶震荡,地缘风险反复与OPEC+增产节奏成为关键变量。若中东局势彻底降温,旺季结束后油价中枢或进一步下探至60美元以下,回归基本面主导的偏空逻辑。
本文源自金融界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