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古人夏天穿什么衣服?别认为古人很保守,其实穿衣比现代人还开放

优雅桃子3c5 · 前天 12:10
夏天一来,也甭管是南边还是北边,人就像锅里虾,皮肤贴着每一寸空气都黏腻得让人恼火。谁不渴望凉快?但隔着千年,你要说道古人顶着二十来度高温甚至三十多度光着膀子撒欢——没门!那时候可不是“潮流”是“失礼”,可衣衫之下的清凉,他们可一点没含糊过。
1.jpeg

不信?翻翻唐代、明代文物,馆藏的轻纱衣服,都轻得像猫须。汉墓里那件马王堆素纱禅衣,半斤不到一两,上手简直像空气。有人估摸着,这衣服穿上身就跟没穿似的?可规矩摆着,哪能真光着!礼教是明摆着的,但扯开面子,古人那点追求自在的心思,藏在每一根纱线里。
古人夏日的清凉可不局限衣服形制,千年下来变来变去。春秋冬哪家的衣服都讲究叠一层再一层,唯独夏天一反常态,花样少了,多琢磨在那“料子”上。到底啥料凉快,能透气又不扎人?这可是大问题!纱、葛、麻、竹,哪个不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活招牌?
2.jpeg

说到纱,什么亮地纱、实地纱、芝地纱,各有各的轻薄法。有种叫“罗”的,绞出来以后连剩点线头都舍不得丢。穿在身上,像雾气一样的温柔。你要问我热吗?真说不上,就像是把身体整个包在晚风里。那会儿南京博物馆里有宋代纱衣,三十多克,还赶不上今天一张A4纸重。
葛布也是常客,夏天谁家不种点葛?割下来刮皮、裂丝、机织、晾晒,一件葛布衬衣,硬是熬得过去那三四十度。网上有实拍视频,云南贵州那带还有手作人用百年老法在织,结实、凉快、不起静电。苎麻、蕉纱、竹布、芙蓉纱,视乎本地啥资源多、讲究的主儿多,就爱琢磨点新花样!
3.jpeg

有意思的是,南方湿气重,透气是重点。湘西一带老人还给我说过,小时候自家种苎麻,织的夏布能透风。手脚再巧点的村姑,就能给自家男人做几身“汗衫”。汗衫,再到图书馆一查,宋明词里年年端午节之前赐官员新夏服,“红罗、黄縠、小绫”啥的,都是讲究成分多过厚道。再扯,连两把扇子也是“标配”。
边疆民族想得还更出奇。比如用竹子劈成薄片,耗上几天编成贴身的“隔汗衣”,穿在大袍子里。汗水啥都不怕,就是别湿了衣服,因为干不干净不重要,湿了捂一身闷,是真的难过。
4.png

但别以为有纱衣就行,衣下多少还得套点贴身的麻布或者白布。你以为他们天热还不怕招麻烦?哪儿敢!史上大画唐朝仕女襦裙,纱衣外头薄得仿佛透明,里头裹胸绑得紧。实际嘛,冷不防的唐代女人可比现代“解放”多了,别管你是大户人家还是普通姑娘,清凉最重要。可是规矩归规矩,总得装点门面给外人看,不给邻里说嘴的机会。
你想象不到,普通百姓呢?出门干活,一条短裤系根布带,男人直接上身背心,不像现在还非穿品牌T恤。汗大了脱下上衣一扎,扎到腰间,倒像现代小伙子撸袖膀去干活。倒也自由。脚下草鞋,简单省事。有档案记载到这地步,明码实价,一年扛过去花不了几个钱。
5.jpeg

可书本上有时偏不讲这一段。你都能在《清明上河图》找着,河边洗衣、搬运、卖瓜的小贩,男男女女光着膀,衣服裹得随意。现代穿拖鞋配热裤,古人就短裤披麻,实际一样。
偏是有人说,古代人穿三层四层,那是神话?真要那么严谨早就热死了。清朝官方记载也有,女性夏日只穿坎肩,甚至还会赤身露臂。这章旧档案不常翻,专家查到也是微微一笑,不愿多言。可架不住史实,画作一摆就是,有据可查。
6.jpeg

说实话,一王公贵族、一布衣黔首,夏衣上的差别,其实喊得响,落实下来那是各看各的命。譬如宋代仕女图,穿得花哨,说白了能当“时尚大片”。可暑天赶路的脚夫呢?大太阳底下消暑、遮不遮身体,谁还在乎规矩?真管那么多不如找个阴凉先歇一歇。
也不是所有的古人都愿意这么“清凉”,有的保守派依旧坚持礼数,夏天宁愿裹紧身子和面子。只是偶尔家里老娘骂一句、不像样、太随便,谁还没挨过几桶冷水?可惜十人九个嘴厉害,讲规矩,最后都栽在天气脚下。
7.jpeg

不过转念一想,古人的“散漫”,其实比我们想像的要有章法多了。服饰背后的讲究从不是穿不穿布料那么简单。什么“卧蚕眉、飞燕髻”、腰带右衽,都有门道。看似随意的轻纱、露臂,转身一回就是后院闺阁,女子传香袖间、男子清凉畅怀,全凭场合,哪有绝对。
可说到底,怕热是天性。管他什么官服、长衫,老百姓照样拿汗衫麻布对付酷暑。不信再去西南那带农村走一圈,不少老人家到今天夏天还穿着传统苎麻布小衣,手艺没断。
8.jpeg

网上还有主持人实测,复现古法苎麻布、马尾辫纱衣,38度高温下穿一天,汗能蒸发,捂不出异味。反倒合人体温循环,呼吸顺畅。那些讲求高科技凉感面的,终究还是追老祖宗老路子。数据也有佐证:2022年国家纺织信息中心研究显示,传统葛布的透气性和汗气导流值高达1800mm/s,比市售夏季速干衣还高出一倍。
但又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觉得麻布难看、纱衣太透,忌讳多多,反而偏爱老式棉布单衣。近年苏绣馆里修复清代宫廷夏衣,师傅强调多层薄纱反而能遮阳防晒,比现在短袖实用。不是谁都认账,穿着痛快才最实在。
9.jpeg

可话又说回来,清涧街头跑着卖荔枝的小贩,真离了竹编草衣还真不自在。再翻明末笔记,“露股裸臂,呼茶卖菜,挥汗如雨”,都成日常景象。拖沓中又藏规矩,热情中夹点无奈,谁还没点难处?说他们封建也对,说他们开明也不算过,怎么看都站得住脚。
夏天古人怎么过?讲精致是有,讲随意也是。温度摆在那里,谁都别想装没感觉。你要问到底哪种穿法才地道,其实随心最要紧。
10.jpeg

穿什么,其实从来没对错。也没见哪一朝人非得学上一朝,能透气凉快,对得住大太阳就是好穿衣。
夏日如织,每个人脑里,或许都有一身属于自己的古法“清凉”。
11.jpe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优雅桃子3c5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