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国高考,是不是全球最难的考试?
高考下分之后,办公室里每天充斥着谈论高考的声音。这不,今天两位前辈竟然因为高考是不是全世界最难的考试而争论不休。望着漫天飞舞的口水,我瞬间燃起熊熊吃瓜之火——咱不妨搞个调研,看看到底谁是全球最难的考试!先公布排名,评分标准放在文末。
第10名:华尔街的炼金炉(CFA三级)
想敲开华尔街的大门,潜规则就是你得考过特许金融分析师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CFA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极具挑战,这需要超强的毅力、专注和决心。
考试难度:★★★☆
要求考生结合多门金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竞争烈度:★★★
这是专业资格的认证,没有工作经验别想通过,录取比例35%
备考门槛:★★★★
需要至少300小时以上的专业学习和平均四年的金融领域工作经验
心理压力:★★★
通过率高,又是在职考试,压力不大
文化障碍:★★★
英语考试,题目相对标准,国际化程度高
总分:16.5星
第9名:法律铁人筛选机(美国加州律师资格考试)
美国的律师考试难,加州律考难上加难!考试时间长达三天,你得掌握从宪法到刑法等各种法律知识,还要写出条理清晰的法律文书,并像律师一样处理实际案例。这不是律考,这是一场集中了所有变态案例的虚拟庭审。
考试难度:★★★★
法律知识深度大且案例分析复杂,堪称现场庭审
竞争烈度:★★★
难归难,但通过率尚可,录取比例18%
备考门槛:★★★☆
需法学院学习3年及律考培训,但所幸大多都是时间成本
心理压力:★★★☆
法律职业资格关键考试,所幸录取率较高,且失败可以重考
文化障碍:★★★
英语考试,范围固定,对于考生相对友好
总分:17星
第8名:医科10项全能赛(GAMSAT)
欢迎来到传说中的“医科10项全能赛”——GAMSAT!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考试,澳大利亚、英国和爱尔兰医学研究生入学的敲门砖,是持续5.5小时的智力马拉松!成功通过的话,你就拿到了通往医学殿堂的入场券。
考试难度:★★★★
其写作部分要求学术分析能力,科学部分涉及跨学科的大学水平知识
竞争烈度:★★★★
医学研究生入学筛选,录取比例5%-10%
备考门槛:★★★★
需大学水平物理/化学知识和3-6个月系统准备
心理压力:★★★★
医学研究生入学筛选,决定职业前景
文化障碍:★★★☆
全英语考试,但题型和案例基于美国学术/职业背景
总分:19.5星
第7名:美国医生的“三级跳”(USMLE)
想在美国当医生?那必须得过USMLE这一关。这个考试分为三步,每一步都是一场马拉松,涵盖基础科学、临床知识和病人管理技能。每一阶段都是8小时的考试,无穷无尽的临床案例,让你在压力下不停地做决策。这是通往美国医学之路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漫长的一公里。
考试难度:★★★★★
要求考生掌握广泛的医学知识并具备临床推理能力
竞争烈度:★★
医生执照核心考试,合格即通过,录取比例约60%
备考门槛:★★★★★
需超过5年系统性学习医学基础课程
心理压力:★★★★
通不过就别想行医,好在还能重考
文化障碍:★★★★
全英语考试,题型和案例全部基于美国医疗背景,对其他国家医学生不友好
总分:20星
第6名:学霸绞肉机(法国ENS入学考试)
欢迎来到传说中的“学霸绞肉机”——法国ENS(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入学考试!这里不是普通凡人的游乐场,如果你觉得自己脑袋里的知识密度已经达到了黑洞级别,那么恭喜你,你挑战这个让无数学霸闻风丧胆的考试了。
考试难度:★★★★★
考试不仅涵盖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等高难度科目,还要求考生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竞争烈度:★★★★
顶尖学术精英选拔,录取比例5%-10%
备考门槛:★★★★☆
ENS特殊的思维能力考试绝非普通学子所能掌握,需通过预科班长期训练
心理压力:★★★★☆
影响学术/公务员生涯,竞争压力极大
文化障碍:★★★★
需法语B2/C1水平和适应法国学术传统
总分:22星
第5名:思维的奥林匹克(牛津大学万灵学院考试)
这不是考试,这是一场思维的奥运会。能参加这个考试,就意味着你已经拥有了顶级的学位和智力。你的对手是这个星球上智力顶尖的人群,把你的学术能力、你的认知水平、你引以为傲的科学素养亮出来,准备接受碾压!
考试难度:★★★★★
这场考试对开放性论述题和跨学科整合能力要求极高,你必须已经是科学家,必须!
竞争烈度:★★★★★
我不知道录取比例,因为不管多少人报考,每年只录取最顶尖的2-4人,没有例外,得诺奖也不过如此
备考门槛:★★★★☆
考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考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不同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心理压力:★★★★
能去参加考试便是无上荣耀,至于是否录取,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文化障碍:★★★★
英语考试,理性、中立、客观,不过需要适应英语学术写作和西方哲学历史背景
总分:22.5星
第4名:一考定终身(韩国高考Suneung)
在韩国,Suneung不仅仅是一场考试,它能决定你的大学、职业甚至社会地位。考试当天,整个国家都会为你让路:航班停飞、上班推迟、警车开道,一分之差可能就改变你的人生!
考试难度:★★★★
题目复杂刁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
竞争烈度:★★★★★
韩国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这三所大学合称SKY,SKY录取比例2%
备考门槛:★★★★
依赖高中三年系统学习加额外准备
心理压力:★★★★★
公认的一考定终身的关键节点,高度的社会关注,让韩国考生普遍压力巨大
文化障碍:★★★★★
必考科目包括韩语和韩国史及探索,对非母语考生构成极大挑战
总分:23星
第3名:印度精英之梦(印度IIT-JEE)
卷!卷!卷!这不是印度卷饼,这是印度工程师正在把自己卷成饼的大型修罗场,每年超过100万学生争夺大约1万个名额,挑战本土化高难度计算题。考过了,你就拿到了进入全球顶尖工程学院的门票,印度工程师、程序员、科学家、科技创业者都诞生在这里。
考试难度:★★★★★
以数学、物理、化学的高难度计算题著称,这些计算连中国学生都说难
竞争烈度:★★★★★
这是印度工程师的执念,这是印度科技圈的大门,录取比例1%
备考门槛:★★★★★
高一开始准备,无数补习班加身,平均每天学习12小时,随时开启高强度测验
心理压力:★★★★★
印度精英教育的象征,竞争失败就堕入深渊
文化障碍:★★★☆
虽然是英语考试,但印度本土教育体系下的题目风格和解题思路对国际考生构成严重挑战
总分:23.5星
第2名:谁来执掌印度(印度公务员考试UPSC)
印度的UPSC,直接决定谁来“运行”印度这个国家。 这是通往印度精英政府职位的唯一途径,竞争残酷到令人发指。这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比拼,更考验你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甚至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解决刁钻问题。
考试难度:★★★★★
考试大纲涵盖政治、伦理、历史、法律、科技、时事等方方面面,简直是“百科全书”式的考察
竞争烈度:★★★★★
每年超过100万人申请,但最终通过的不到1000人,成功率低于0.1%
备考门槛:★★★★
顶尖考生通常要全职准备2-3年,牺牲社交、爱好和睡眠
心理压力:★★★★★
录取后成为高级公务员,社会地位极高,考生承受巨大期望压力
文化障碍:★★★★★
考生需对印度本土文化有深入了解,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总分:24星
第1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国高考)
要说考试的内卷之王,非中国高考莫属!每年超过1000万学生参加,争夺清华、北大等顶尖大学的席位。考试当天,举国进入高考模式:工地停工、交通改道、救护车待命,这种全民“助考”的盛况,真乃世界奇观。别提韩国,虽然都是举国之力,但中国的举国跟韩国不是一个维度。
考试难度:★★★★☆
高中教学有个名词,叫作大学课程下沉,中国高中生普遍能搞基因工程你敢信?
竞争烈度:★★★★★
不管难度多大,人人都有清北梦,清北录取比例仅0.05%
备考门槛:★★★★★
考大学必须从娃娃抓起,实话实说,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孩子的父母就开始为高考费心思了,从小学开始,孩子就起得比我早,睡得比我晚,我很多年没见过孩子睡觉是个啥样儿了
心理压力:★★★★★
即便从国家层面多次号召减压,压力依然不减反增
文化障碍:★★★★★
高考无论哪一科,都充满了中国特色,外籍孩子想在中国高考,怕是比登天还难
总分:24.5星
评分标准说明:
为了更好的保证公(吃)平(瓜),我们选择了5个维度的标准对传说中的各种致命考试进行了系(主)统(观)地评估。
录取率,或者说通过率,是相对比较客观的指标。到底竞争有多厉害,到底考中有多难,看看录取率就一目了然了。不过这里我们还是操纵了数据,原因是,对于高考这种考试,无论韩国高考还是中国高考,总体录取率都是比较高的。为了显示出孩子们的辛苦,我们给韩国高考的指标是SKY率,中国高考的指标是清北率。可以理解嘛,学渣也有清北梦嘛。
考试难度是一个相对值,毕竟,律师考试、高考和学霸绞肉机的题目绝对难度不能同日而语,我们是考量了考生平均水平来给难度打分的。打分过程中采用了多人背对背评分,并计算平均值的方法。这些方法看似高级,实则扯淡,目的就是保证一个程序正义。
准备时间这个维度也相对比较客观,这些考试动辄几年,甚至更长。高考考生几乎把整个美好童年都用来备考,这种长期的高强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挑战。给高考5分也算是对孩子们努力的一个赞许吧。
另外,我们重点考虑了考试对人生的影响,像高考和UPSC这样的考试,其结果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大学、职业甚至未来生活的走向,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属性,无疑加剧了考生的心理压力。
最后说一句,文化障碍这个维度,基本上是严(完)肃(全)认(扯)真(淡)的,因为是国际化大比拼嘛,总要有个维度来代表国际化属性。你如果不服气,可以去掉这个维度,重新算分,自己在心里给它们排排名。
我最喜欢的两本书分别是《数据不说谎》和《统计数据会说谎》。
这通调研做下来,对两本书说的理论更加深信不疑。排名这种东西,即便满眼都是数据,满屏都是量表,也依然是个主观的东西。
谨以此文向所有顽强拼搏的考生致敬。成功,永远属于你,那些能坚持到最后的人!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