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云教授 发表于 2025-6-29 04:27:19

83岁蔡澜走了:无儿无女,家财散尽,最后他说“我活过了”

2025年6月25日,一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却静悄悄地带走了一位风流老人的生命。
蔡澜走了。
他无儿无女,晚年靠轮椅生活,把家财散尽,独居于维多利亚港边的海景公寓中。
他不设灵堂,不留后事安排,甚至一早就跟家人说好:死后火化,骨灰撒进大海,别劳烦谁为我哭。
但他不孤独,社交平台上上万条留言送别他,每条都带着一丝艳羡,原来人生,真的可以这样过。

这个叫蔡澜的男人,活得潇洒。

在现代人眼中,退休老人的模板无非是含饴弄孙、坐拥资产、广结人脉、衣食无忧。
而蔡澜,正好反着来。
他一生没子女,晚年也没留财产,家具送人、藏品散尽,连骨灰都不愿占地方,打算撒进海里。
朋友多,但他不依赖任何人。
晚年住的是海景疗养套房,8人全天候照顾,吃的是几十年前自己珍藏的普洱茶,聊得来的人,才请来喝一口。
活成这样,很多人说这人没责任感,也有人问他会不会孤独。
蔡澜笑着反问:“人不是一个人出生的吗?”
香港才子不少,风流才子也有,但像蔡澜这种既风流又清醒,才是真稀有物种。
你看他年纪一把了,依旧说“我懒得生孩子,这世界已经够烂”,也敢讲“我太太走了,我自由了”,你以为这是薄情寡义,实则是通透。

他不是不爱人,而是太明白人这辈子,若只为了满足世俗期待,那活着和死了没区别。
所以他在80岁的时候,还敢一边在微博骂人“活该”,一边摇着轮椅吃黄泥螺配花雕酒。
蔡澜对“人生”的理解可以浓缩成三件事:吃好、爱够、玩透。
蔡澜是美食家,这点大家都知道。但他不仅爱吃,更把吃当成信仰。
他能把猪油写进《最有营养的一百种食物》排行榜,也能在节目里一本正经地说:“人生苦短,吃得好一点,是尊重生命。”
别人讲健康饮食,他笑;别人怕肥怕病,他说:“你吃得高兴,那你就是健康的。”

《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的总顾问是他,几十年来写遍中外菜谱,把人间滋味当成正经学问来研究。
而他最让人动容的一句话,是:“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千万别敷衍自己。”
所以当他晚年住进疗养公寓,第一件事就是把几十年的普洱茶搬来,每天一泡,慢慢喝。
“这是活着最重要的事。”他说。



蔡澜从不避讳自己好色,甚至在节目里大大方方地说:“一年一个女朋友不过分吧?起码61个。”
不是炫耀,是诚实。
他认为,欲望是人性,不必掩饰。
有主持人问他,“你这样算不算花心?”他挑眉反问,“难道你只吃一种菜一辈子?”
但风流不等于滥情。
他和太太多年分房而居,太太去世后,他只淡淡一句:“她走了,我自由了。”
他比谁都敢爱,也比谁都放得下。
如果说“吃”和“爱”是个人享受,那“玩”则是蔡澜影响世界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他与倪匡、黄霑主持《今夜不设防》,把整个香港娱乐圈的秘密撩了个遍。
张国荣、周润发、张曼玉、王祖贤……谁来都放得开,因为这节目不设脚本、不设界限、不设防。
你想听张曼玉承认贪慕虚荣吗?你想听王祖贤说“很满足,要结婚”?你想看张国荣吞云吐雾聊初夜?全都有。

这是他们那代人的真实与勇气。放到现在,全被道德绑架和流量计算磨平了棱角。
所以你说蔡澜风流,他风流的不是女人,是一整个时代的自由气。





他这一生,看似玩世不恭,其实极度通透。
他最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年春节前开放微博评论,回答网友各种烦恼。
这些留言,有人说被甩了想死;有人说考研落榜不甘;也有人说三十岁还没车没房没老婆,怎么办。
蔡澜惜字如金,却总能一语中的。
第一句:“快乐不需要理由,烦恼才是你自己找的。”
人生很多烦恼,不是来自现实,而是来自自己不断拉扯。
第二句:“钱能医百病,感情医不了。”
他活得现实,不装温情。他知道这世界真理之一是有钱好办事。

第三句:“我活过了。”
这是他晚年被问“怕不怕死”时的回答。
他没说“我满足了”,也没说“我很圆满”,只说“我活过了”。
这四个字,是他用一生兑换来的底气。
写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蔡澜的人生,根本不是逃避责任,也不是拒绝传统,而是他不需要一个“标准答案”。
他知道自己是谁,要什么,放得下,也拿得起。
香港的黄金时代,有四个人撑着:金庸、倪匡、黄霑、蔡澜。
金庸写江湖,倪匡说神怪,黄霑唱风月,蔡澜活人生。
他们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背骨,一个社会的智慧出口。

金庸封笔、黄霑病逝、倪匡笑别,如今蔡澜也驾鹤而去。
那群不怕丢人、不装清高的老头们,终于彻底谢幕。
可他们留下的,不是文化遗产,而是生活态度。
人这一生啊,别怕被人说闲话,别活成“但是人”。
别做那个“我本来也想……但是……”的可悲模样。
可以像蔡澜一样,有点闲钱,有点欲望,有点性情,有点懒,有点毒舌,还有一点点不肯低头的傲。
#头条深一度#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3岁蔡澜走了:无儿无女,家财散尽,最后他说“我活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