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评 发表于 2025-6-27 13:30:39

雍正死后,51岁李卫随之气绝身亡,乾隆: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

“启奏陛下,李卫总督于昨日气绝身亡。”
乾隆听完了大臣的报告,嘴角露出了一抹不屑的微笑,回头继续端详着眼前的庙宇。
这寺庙中供奉的人正是李卫,不久后乾隆下令,将供奉李卫的所有庙宇全部拆除。
作为当时满清时期的重臣,李卫绝对是雍正最为信任的一个人物。
可是最终为什么会落得这样的一个下场?李卫到底做了什么?

走上仕途

“你能不能别再天天摆置这些破玩意了!”
一户人家当中传来了争吵声,这户人家正是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李家。
而说这句话的人是李卫的父亲,他的手中正拿着一个算盘,说到生气的时候竟然把算盘摔到了地上。
作为一名当地的富商,李卫的父亲最为遗憾的就是没有当上官。
于是他便把这个想法寄托到了儿子李卫身上,可是李卫从小遗传了自己的能耐,每天就喜欢和算盘打交道。

这让父亲非常生气,其实李卫也并非不想成为一个大官,他也曾经尝试过。
当年连续考了两次,但是结果都不是很好,既然这样还不如就留在家里帮父亲工作。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同,考试写的那些繁琐程度难以想象,根本不是李卫想要的。
于是便一直在家里呆着,父亲看在眼里也是急在心里,一直在托关系打听,想着帮儿子寻个一官半职当当,最起码以后也算是有出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清政府的制度开始发生改变,为了填补国库的空虚。

朝廷下令可以买官,也就是说一些富商们可以通过捐钱的方式,来换取一个官职。
尽管这个官职往往没有实权,仅仅只是个闲职,但是最起码李卫的父亲看到了一条出路。
于是他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找到了人,花重金给儿子买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位置。
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买官的这些人水平参差不齐,遇到问题也是状况百出。
就算是在同行面前也是被看不起的,这些人认为自己辛辛苦苦考上来的,凭什么让这些花钱进来的人耀武扬威的。

虽然李卫是个员外郎,但是哪怕是比他品级的一些官员都还是看不起他的。
所以他进入了官场之后也遭到了一些被针对的情况,本来怀着一腔热血的李卫看到这个画面感到非常的失望。
但是他还是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于是在工作上他显得非常的勤快。
每天早早的就来到了单位里,开始工作,在他的努力之下身边的同事也慢慢的对他产生了好感。
本来以为他是个桀骜不驯的富二代,没想到是个非常知礼节勤奋的人物。

而且在工作上他也完成的非常出色,因为小时候算账有天赋在衙门中凡是遇到算账方面的问题都会交给李卫去做。
这样一来他在衙门中的重要性也是越来越高,由此也能看出身居低位的时候不要轻易气馁,必须要学会在逆境当中磨练自己的能力。
最终下场

很快李卫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被上级看中了,给他调到了更高的位置上。
在他还没来的时候同事听到李卫这个名字都不屑的笑着说:“李卫?就是买官那个?”
可是当李卫到了之后,开始工作,这些人才慢慢的对李卫转变了想法。
从此再也没有谈论他买官卖官的事情,开始正式被人所认可。

当时他在单位是户部,主要管理的是财政问题,非常的重要。
在户部期间他能亲自下到民间体察民情,对于贪官污吏的行为绝对不容忍。
在人民的心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很快他的位置一升再升,进入了雍正的视野当中。
其实雍正早就听闻过李卫这个名字,知道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而他正是需要这样的人物。
当时雍正时期,情况还没有稳定,雍正本人也非常讨厌那些碌碌无为只会溜须拍马的官员。
他看到李卫的能力后,就将他调任盐驿道,主要是负责国家的盐业。

要知道当时的情况下盐业凶险万分,很多盐商卖私盐,这朝廷官员们勾结,整个盐业被搞得乌烟瘴气。
李卫深知自己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于是很快就做出了动作。
他派人到民间去听老百姓的声音,调查这些盐商手里盐的来源。
很快就查明白了问题所在,随着李卫的收网,他治理下地区的这些勾结的盐商被连根拔起。
雍正开始更加的器重他,他也在朝廷当中更加有威望,位置越来越高。

尽管官是越做越高,但是他始终体恤老百姓,所以他在人民心中的位置也是越来越高。
甚至有一些地区还有专门为李卫建立的寺庙,以供奉他。
但是随着乾隆继位之后,他对李卫的态度一直不是很好,因为他觉得这是自己父亲留下来的人,可能会对自己不忠。
他想要换上自己的一套班底来统治,雍正对于李卫而言绝对是人生中的伯乐。

可是雍正晚年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乾隆也在这个时候慢慢的将李卫的权力削弱。
李卫很清楚自己的最终肯定是会被削弱到一个闲职,告老还乡了。
心中越发的苦闷,在得知雍正驾崩的消息后,李卫胸中的压抑到了极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当时就暴毙而亡了。
参考资料
李卫. 中国大百科全书. .
张捷夫主编, 清史编委会编. 清代人物传稿 上编 第9卷.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07: 71-82.
马永祥, 吴蔚编著. 直隶总督李卫.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21.04: 1-59.
萧一山著. 清代史.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03: 53.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雍正死后,51岁李卫随之气绝身亡,乾隆: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