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溪水 发表于 2025-6-27 13:32:01

古人夏天穿什么衣服?别认为古人很保守,其实穿衣比现代人还开放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彭乙彬



编辑|t



热死人的盛夏,古人在没有空调时,靠什么度过?衣服当然不能像咱现在一样短袖随便露,规矩大得很,每天仍然得穿戴整齐——但他们真就捂得喘不过气吗?你猜,他们清凉得比谁都快活。



每隔几代王朝,朝服样式总在变,但随气候变换,套路倒是复杂得很少。冷了加棉衣,热了脱外套,舒坦得很。清朝人等到最热之时,甚至直接“免褂”。布料,才是古人“薅”夏日清凉的真手段——穿多穿少,没布料选得透气来得实在。



看数据,几千年前,古代纺织工艺已臻化境。文献与实物都摆在那儿不会骗人!汉朝素纱禅衣,从马王堆挖出的那件,仅49克,都不到现在一张A4纸重。这种“轻若无物”的纱衣,从汉唐到明清,谁家里没两件?



“夏以纱”为王。到了小满,南方湿气正重,其实人已经开始换绸缎做的衣服;芒种一到,直接上纱衣。实地纱、芝低纱、亮地纱、双绉纱,不同厚薄层次分明。清朝纱袍,南京博物院那件宋代纱衣,只有34克,一抛起来悬在手指间!芝麻大的汗珠落了也透想热也难。



纱衣之外,葛布、苎麻、竹皮、芭蕉,草本植物全拿来凑,谁手巧谁新鲜。葛纱最有名,野外农人穿得多——纱袍只进大户人门。还有竹衣,用竹管细细串成隔汗,汗再多也不浸衣。这竹衣其实并不时髦,只有实用需求重时才会用上,比如长时间劳动的人或者必须全套正装的人。



再说朝廷赐衣,宋代端午,文武百官能分到的有润罗、红罗等,款色繁复。明代四月初四,大家一律都得换上纱衣。清代花样更多,有时候规定还严苛呢。丝绸就是纱的一种——说穿了,也没什么神秘。明清时期,藏品动辄几层,六层丝绸下还是隐约透光。



女人就更自有一番办法了。唐宋仕女,外披纱衫,内搭裹胸,不见得多保守。画像里,夏天的妇女在亭台水边玩耍,只着抹胸和短裙,外面随手披件纱。有人讲,这不就是现在的吊带加长纱衫吗?明代《四季仕女图》、清初金瓶梅插图,男男女女薄衣上身,轻松快意。



可能反而,现代人讲究体面太多,反而给自己添了“夏日束缚”。见惯了古人画像,你觉得那厚衣服捂得满头大汗?其实他们出门是清新怡人,礼乐有度。夏天的大户,还能每日换洗,水源少的百姓也至少穿棉麻短褂,赤脚草鞋才是主流。



农夫在地里,常常上衣直接系腰间,下面单裤。宋画里“清凉”的仕女或顽童,身上一层飘飘纱衣,走在湖边,谁会嫌热?这类场面,如今似乎只剩泳衣才能“竞争”了。图片、壁画反复佐证,细节各不相同,共通处却只有一个怎么凉快怎么来。



清代档案记载,炎夏时女子直接穿坎肩,个别人则坦胸露怀,既不羞也不怪。礼仪确实严格,但炎热更真实。农民干活流汗如雨,上半身干脆裸着,哪有什么繁冗拘束。普通人家没资格穿贵重的葛、绉纱,机会倒是多,凉快才重要。


古代的开放也许和想象正相反,有礼节,却绝无僵化。能灵活就一定灵活。如今回看那两千年前的衣服,令人愣住原来真的不是我们以为的刻板。明明“古人保守”,可具体到怎么穿,又令人。


考古学家查找宋元出土纺织品,主流还是苎麻纱、竹纱开路,尤其南方。布料轻薄程度,远超想象。2018年南京出土一套女子纱衣,主衣30克,轻飘如烟。又有汉墓马王堆素纱禅衣,厚不过三两片羽毛。


统计古代纱布分布,东南多用葛、麻,华北偏好草皮,加上竹制。夏布、绉纱、罗等,贵族喜欢细工,百姓靠实用。古人未必孱弱,纱透、麻粗,正好让汗水洗涤体温,剩下的就是凉快。


倒不是所有人都能穿得自在。有些朝代,某些阶层,穿着标准极其死板,夏天官服三层也是常有!出于礼制要求、政治规范,不得不“假装”端庄。历史上多见娘子军也盔甲在身,那不是自由——但这只是例外。再闷也得忍,何谈清凉?


但偏偏又有那么多画像、实物和记载,说着古人“怎么凉快怎么来”。是不是有自相矛盾?这也许正是古人的智慧,规矩要有,但生活还能灵活。有时敬畏传统,有时就“随性而为”。谁才是真的“古人”?没法下。


有研究专门分析南北朝出土女性衣物即使礼节严明,夏日轻纱依然为主。制式不同,美学却相近。皇家的更美,百姓的更朴。唐朝女子襦裙外覆微透纱衣,男士则喜好暑天凉长衫。技艺、布料、生活方式——全都交织影响选择,无法简单归类。


有意思的是,古代衣物的数据还显示,有朝代喜欢超长衣袖,却多在驱蚊避晒时才用。甚至考古现场发现部分纱衣还带涂层,用于防止虫咬或防汗痕——你说夸张,也合理。古时制衣匠人,为了凉快一夏,能折腾出这么多门道,也真全凭经验和聪明。


由衣物分析,延伸到夏天饮食、居住、作息等。我们发现古人应对酷暑的方法,层出不穷。有制冰藏凉者,有夜坐乘凉,也有昼夜调班。如今的我们,未必比古人会“过夏天”。


古人最怕热,还最会“凉”。衣服再厚,办法总有。天气再热,仪式感不能丢。如今回头看那些轻薄的纱衣、飘逸的葛布,细致的竹衣,叹一句什么也比不上手艺人的那点灵气和大胆。过去的盛夏,全凭这点聪明劲儿和某种顽皮——古人可真不认输!


中国古人,其实没你想得那么怕热,也没你想得那么端着规矩!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人夏天穿什么衣服?别认为古人很保守,其实穿衣比现代人还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