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不隔夜,基辅拉响警报俄导弹整夜轰炸,北约一国发出开战警告
普京为俄海军副司令复仇
在本国境内海军副司令被敌军“斩首”,说是伊朗倒也没什么,毕竟此前与以色列的冲突,仗还没有正式开打,军事领导层就遭到了“血洗”,足见其国内安全形势堪忧,但这个国家却是俄罗斯,这就是“奇耻大辱”了。
7月2日,俄海军副司令古德科夫及至少10名俄军军官在指挥部遇袭身亡。据称,指挥部所在地被乌军无线电侦察发现后实施导弹精准打击,有人据此推测海军陆战队所在地可能存在“内鬼”。无论是否“内鬼”作祟,俄罗斯此次不仅丢脸丟大了,而且还遭受了战略层面上的损失。
据悉,古德科夫是普京3个月前亲自提拔上来的一名大将,而且俄武装力量司令部原计划让古德科夫把战斗经验带到海军陆战队的改革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古德科夫遇袭身亡不到24小时,普京下令对乌克兰展开报复,将怒火倾泄至乌克兰首都基辅,防空警报响了一整夜。
根据乌空军7月4日的通报,从7月3日18时起,俄军从库尔斯克、沙塔洛沃、奥廖尔、布良斯克、罗斯托夫、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方向发射了539架无人机;另从利佩茨克州发射了1枚KH-47M2“匕首”弹道导弹、库尔斯克和沃罗涅日州发射了4枚“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而此次俄军的主要打击目标是基辅。
有当地人称,整夜都能听见无人机飞行声、爆炸声及高射炮射击声。基辅被炸成“火海”,乌总统泽连斯基开始着急了,除了谴责俄军对乌发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空袭之一以外,还敦促西方伙伴在防空武器方面给予乌克兰更大支持,还特别提到了“爱国者”防空系统是“关键”。
肉眼可见俄军每次对乌大规模空袭都在不断刷新发射的无人机数量,而在上一轮大规模空袭中发射了537架无人机。俄工业和贸易部长阿里哈诺夫7月2日表示,俄已在武器类别中实现产量倍增,未来还将持续扩大国防工业能力。换言之,未来不排除俄军出动上千架无人机发动空袭。
英国争当“第二个乌克兰”?
有分析认为此次俄军选择基辅作为报复对象还有另一个目的,即让乌克兰的防空能力“过载”,继而迫使乌军将更多防空资源从前线调往基辅,为接下来对乌发动新一轮攻势创造有利条件。
不得不说,这个分析还蛮有道理的。此时正值美国暂停对乌军援以及俄军酝酿发动大规模进攻之际,所以通过大规模空袭基辅,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乌军抽调前线部分防空武器弹药来保卫基辅。不得不承认,普京非常懂得把握战略先机。
美国每次对乌政策发生变动,普京总能从变化中获益。比如今年3月初,也就是美国暂停对乌军援期间,普京当机立断下令在库尔斯克方向发起反攻,仅用1天时间就收复了12个定居点,共计1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事实上,不是因为俄军突然变强了,而是受美国中止对乌军援影响,乌军突然变弱了。
比如,美国停止与乌克兰共享情报以及卫星服务,结果导致不仅所有美制制导武器失去了准头,还无法掌握俄军动向。如今历史正在重演,而“悲剧”很有可能会再度发生。为此,北约有一国坐不住了,公开叫嚣“准备好与俄罗斯开战”。7月2日,英国国防大臣希利声称,英国准备好“与俄罗斯开战”,并准备好在2025年作为北约成员国参战。英国真敢与俄开战吗?
明眼人都知道英国其实就是在那虚张声势罢了。只要美国不点头,英国根本就不可能与俄开战。英国“挺乌反俄”的立场毋庸置疑,但若有事真让它上,立马打退堂鼓,所以英国顶多充当乌克兰“军师”,为其出谋划策,比如乌克兰今年6月1日实施的“蛛网行动”,俄罗斯方面就指控英国有份参与行动策划并给予行动支持。
不难看出,英国此时发出“开战警告”无非是想震慑俄罗斯,试图扰乱后者进攻节奏,又或者想以此为乌克兰争取更多喘息时间,毕竟游说特朗普政府恢复对乌军援也好,自己掏真金白银为乌克兰采购美国武器也罢,这些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不过,俄乌战争都已经打了三年多,西方什么警告普京没听过?更可况现在美国对乌政策已经转向,更不惧小小的英国。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