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民心变天转瞬间,佩通坦声望崩塌,泰国政坛重回博弈场

陆弃 · 2025-6-30 11:03:19
文丨陆弃
泰国的政治气压骤变,远比雨季来得更加迅猛。根据6月28日《曼谷邮报》披露的一项全国性民调,执政的为泰党领袖、现任首相佩通坦的支持率经历雪崩式下跌,从三个月前的榜首位置一落千丈,跌至第五。而反对党人民党主席纳塔蓬则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总理人选,以31.48%的支持率遥遥领先。这场民意地震不仅反映出泰国选民对政坛现状的深刻不满,更为未来政局走向投下充满变数的影子。
1.jpeg

佩通坦的陨落几乎来得猝不及防。在三月份的调查中,她还享有超过30%的高支持率,象征着“塔信家族”第三代的政治延续,承载着为泰党“软中带稳”的治理愿景。然而短短数月,她的支持率跌破两位数,仅剩9.2%。最直接的触发器无疑是那场与柬埔寨前总理洪森的通话录音泄露事件。在外交极为敏感的东南亚,任何非透明的“私下接触”都可能被放大解读为软弱、投靠或利益输送。佩通坦失去了最基本的政治守则——边界与立场。一段通话让泰国民众认清了她或许并没有驾驭权力风暴的定力与能力。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佩通坦代表的政治品牌本身已逐渐失去现实意义。塔信家族的光环在过去十余年间不断消耗殆尽,从“平民政治”的希望到“精英裙带”的象征,再到今天的“旧模式无解新困局”的代名词。佩通坦虽然年轻、受过西方教育,却始终未能展现真正的领导魄力和政策创新,其施政更趋保守、妥协、模糊,在面对复杂局势时选择回避,而非回应。对民众来说,这样的领导人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远不足以应对泰国长期以来积压的社会焦虑、经济困境和外交挑战。
反观纳塔蓬的迅速上升,则代表着一种新兴政治趋势的兴起。这位人民党主席以其直言不讳、政策立场鲜明和拒绝传统政党内斗的姿态,获得越来越多年轻选民和城市中产的青睐。他不仅在风格上与老牌政客拉开距离,在理念上也试图打破左与右、红与黄、军与民的僵局。更重要的是他承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简化国家行政、打击腐败、扩大公民参与,这些议题正好击中当前泰国社会最渴望突破的几个死结。纳塔蓬的出现,不仅是对现任政府的否定,更是一种对旧有政治逻辑的全面挑战。
2.png

在这场支持率洗牌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是前总理巴育,支持率达到12.72%。这位军人出身的政治人物,虽然在2023年大选后黯然离场,却因其“恢复秩序”“反腐打黑”的强硬形象,仍拥有一批稳定基本盘。在政治不稳和街头抗议频发的背景下,部分选民对“强人政治”的渴望再次浮现。这种情绪本质上是对“稳定幻觉”的怀旧,而非对巴育本人施政记录的肯定。事实上,这也说明当前的泰国政坛仍未出现一个足够具有凝聚力和说服力的新执政中枢。
佩通坦之败,也从侧面折射了为泰党自身的结构性病灶。这一以塔信家族为核心的政党,虽然在过去数次大选中展现强大动员力,却始终未能摆脱“家族化”“民粹化”的政治操作,缺乏真正能应对现代国家治理难题的制度设计与干部体系。在经历了多次政变、解散、重组之后,为泰党愈发依赖个人魅力和政治记忆来维系群众基础,而不是依靠政策竞争和施政能力。这种模式在今天的泰国,已经越来越难以持续。
眼下的政治局势已呈现出新的断裂。一方面是街头抗议再度活跃,6月28日已有示威者在曼谷胜利纪念碑集会要求罢免佩通坦,显示出政治动员力并未从社会中消失;另一方面是军方虽表面低调,但仍牢握核心控制力,一旦出现宪政危机,不排除重新介入的可能。而民众的期待则更为复杂,他们既不愿回到军人主导的威权体制,也不再相信旧政党之间的权力轮替能带来实际改变。他们渴望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新生,而不是换个姓氏、换张面孔的老调重弹。
3.png

从更宏观的国际背景看,泰国正面临区域格局快速变化的考验。中美博弈加剧、东盟内部整合迟滞、缅甸局势动荡不安,而泰国作为东南亚地理和战略枢纽国家,其政治稳定性在地区意义上尤为关键。佩通坦政府本应在此关键节点稳住内政、布局外交、恢复市场信心,但她的失误与摇摆反而加剧了国内不满与外部疑虑。这对一个仍高度依赖外资、旅游与出口支撑经济的国家来说,是致命的政治风险。
目前的民调不是终局,但已预示方向。佩通坦政权在失去信任的加速度之下,或将难以挽回;而人民党的崛起,是否能真正改写政治格局,还需时间检验。在这片早已习惯权斗、政变、街头博弈的土地上,每一次民意风向的改变,都是一次社会深层焦虑的释放。泰国政治并不缺选举,而是缺少兑现承诺、兑现希望的人。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谁的名字更响亮,而在于谁能真正打破政党化表演与体制僵局,让政治不再只是精英的游戏,让民众不再只是数字的波动。泰国或许正走向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政治重启,而不是简单的领导人轮换。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陆弃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