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JY
他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被称为“食神”。
蔡澜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
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
他的写作,以小品文见长;书法、篆刻、绘画都很了得。
更将喜爱美食的天性发扬至极,开餐厅,当料理评审。
晚年更是有花不完的钱,直到离世。
才子蔡澜先生的离世
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于25日在香港去世,享年83岁。
港媒报道称,身兼作家、美食评论家等多重身份。
蔡澜以人生哲学和对美食文化的探索影响了许多人。
不少香港市民为这位文化界重要人物的离去感到惋惜。
蔡澜社交媒体认证账号27日发布消息称,蔡澜已于25日在亲友陪同下,于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
“遵从先生意愿,为免叨扰亲朋,不设任何仪式,遗体已火化。”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前年蔡澜因不慎跌倒,摔碎股颈骨,需要做手术。
出院后出入需要以轮椅代步。
今年4月底,有消息说蔡澜身体出现问题要入院,后来又传他病危要入住加护病房。
蔡澜的助手杨翱当时曾在脸书澄清,说他身体的确有点小毛病,但不严重,而且正在康复。
蔡澜也在脸书报平安:“谢谢大家关心,未至于病危,请不必担心。一笑。”
2023年至2024年4月,蔡澜先后经历了太太离世、自己摔伤等变故。
在蔡澜否认病重传闻后,称将收藏品全部送人,自己称家人已在新加坡为其买了龛位。
所以尽管他很喜欢香港,可还是会回到新加坡。
蔡澜认为,走是一定要走的,所以要潇洒的走。
他没有儿女,所以这辈子的钱都是给自己花的。
年轻时,他便喜欢游山玩水。
在老伴走之后,他更是将自己送到了昂贵的酒店,什么都用最好的。
就像他自己说的,要潇洒的离开。
当记者问到他的钱怎么才能花完时,他直接称,花不完。
他不仅一生爱玩,更是将每一件“好玩”的事都发挥到极致,将“享受人生”做成了正业。
让我们回首看一下这位才子的一生吧。
迷上电影的幼年时期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在新加坡,祖籍中国广东省潮州。
父亲蔡文玄在邵氏兄弟创办的南洋影片公司任职,担任中文片发行经理和负责宣传。
母亲洪芳娉先是教书,后来做了小学校长。因生在南洋,取名蔡南。
因为家中有个长辈,名字中也有个“南”字,所以为避忌讳,改名蔡澜。
蔡澜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在战乱中度过,他的家族不得不南下南洋谋生。
因此,蔡澜在新加坡出生并长大,但在教育方面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少年时期,他对古典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在文学方面。
蔡澜出生不久,新加坡被日本占领,食物开始短缺。
加之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光靠父母两个人的工资很难养活一家人,家中陷入困境。
作为读书人,父亲蔡文玄不屑利用职权赚外快。
母亲洪芳娉一边嗔怪他是“和平时的君子,乱世中的窝囊废”,一边在教书之余大显身手。
母亲是典型的刻苦耐劳、节俭淳朴的潮州妇女。
没饭吃的时候,她就去采树上的芒果,拿醋、糖腌制以后再去卖,也会在游乐场内开小百货店。
每天凌晨三点摸黑进货,夜间销售。
靠着母亲投资马来西亚的橡胶园,全家生活得到改善。
后来又购买了一座带花园的两层楼的老房子,一家人终于搬离了戏院楼上的公司宿舍。
住在戏院楼上时,唯一的好处是,一探出头就能看到银幕。
从有记忆开始,蔡澜差不多每天都在看电影,电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定居香港
蔡澜不喜欢数学课,数学不及格,就不能升级,母亲洪芳娉认识蔡澜就读学校的校长。
第二年,数学仍旧不及格,母亲只好让蔡澜转到另一家学校去。
就这样,从一所学校流到另一所学校,他自嘲自己是“流学生”。
除了“流学”,蔡澜还装病不去上学,躲在被窝里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父亲是邵氏电影公司经理,蔡澜把当时放映的电影看了个遍。
因为痴迷电影,又偏爱“西片”,不爱上学的蔡澜上午上中文学校,下午上英文学校。
中文学校有个美术老师的粉彩画让他着迷,一有时间就跑去学画,无形中又打下了绘画的基础。
后来,他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在国外购片、宣传和发行等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观看了大量的电影,为日后的电影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蔡澜离开新加坡,前往日本求学。
他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回到香港发展了电影事业。
在他职业生涯的初期,他加入了邵氏电影公司,担任监制。
在这段时期,李翰祥开创了中国黄梅调电影的黄金时代,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63年,22岁的蔡澜定居香港,担任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经理。
后来,蔡澜进军饮食业,曾推出过“暴暴系列”零食、酱料及茶饮等。
1992年,蔡澜进军商界,创办监制的产品有暴暴茶、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产品。
蔡澜酱料有咸鱼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等等。
1980年代开始写作,并推出过很多作品,内容以食经及游记为主。
最早在《东方日报》《明报》撰写专栏,后来于《壹周刊》及《苹果日报》创刊后一直撰写杂文及食评专栏。
2022年,出版散文集《过好这一生》。
次年,获澳门科技大学颁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2024年5月,蔡澜新书《赚钱的艺术》《花钱的技巧》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结语
蔡澜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他没有遗憾的走完了这一生。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去世
澎湃新闻——马家辉谈蔡澜:蔡生在人间潇洒走一回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