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怀义的结局。。。就是死亡。
关于他如何丧命,流传着不同的记录。
一种说法,他被秘密带走,再也没有出现。
另一种说法,是太平公主安排人手,将他除掉的。
无论过程如何,他的生命终结了。这个人,从历史舞台上彻底消失。
他曾是白马寺的主持。
这是武则天给他的身份,一个让他能频繁出入宫廷的身份。
对外宣称。。。他们是在一起研究佛学典籍,探讨高深的道理。
这只是个借口!
一个让他们的会面,看起来合乎情理的借口。
这一切行为,都让朝堂上的官员们无法忍受。
他们的怒火被点燃了!
他们开始猛烈地攻击薛怀义,指责他品行不端。
“狐假虎威”——这样的咒骂,取代了之前针对女皇本人的声音。
这正是武则天想要看到的局面。
大臣们的怨气,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薛怀义。。。就是那个出口。
他穿着朝臣的官服,出现在庄严的朝会之上。
他被派去指挥军队,奔赴战场的前线。
就算打了败仗回来,他得到的也不是惩罚。。。而是更多的赏赐。
这些举动,彻底激怒了那些守旧的官员。
他们不断上书,弹劾薛怀怀。
“陛下!请严惩此人!”
“此等僧人,怎能干预国政?”
奏折堆积如山,全是要求处置薛怀义的。
武则天只是看着,听着,但迟迟不作决定。
她在等待。。。等待一个时机。
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性皇帝。
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登上权力顶峰,是何等艰难?
唐朝的社会,不接受这样的事情。
那些世家大族,那些朝中重臣,骨子里就不认可她。
他们认为这违背了天理,破坏了祖宗的规矩。
每天,都有人在她背后窃窃私语。
“牝鸡司晨”——用母鸡在清晨打鸣,来比喻女人掌权。
这种侮辱性的词语,是她必须面对的日常。
武则天夜里无法安睡。
她思考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位置。
如何让那些充满敌意的声音,安静下来。
这个时候,太平公主为她带来了一个人。
一个可以解决她困境的人——薛怀义。
他最初的身份,并不是僧人。
他只是洛阳街头一个卖膏药的小贩。
因为生得高大魁梧,相貌不凡,加上能说会道,很讨人喜欢。
太平公主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
她觉得,这个人。。。能派上用场。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
武则天见到他的第一眼,就明白了。
这个人,是她的一步棋。
是她用来搅动朝堂风云,转移矛盾的完美工具。
那晚,她激动万分,难以入眠。
这并非出于男女之间的情愫。。。
而是政治家找到破局之法的兴奋!
她深知那个社会的规则。
男人做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女人做皇帝,身边有亲近的男性,就会被唾骂为“荒淫无道”。
与其遮遮掩掩,被人抓住把柄攻击。。。
不如主动把他推到最显眼的位置!
让他成为一个巨大的靶子,吸引所有的火力。
大臣们的怒火,就这样从她身上,完全转移到了薛怀义的身上。
他们不再整天盯着女皇的一举一动。
他们的全部精力,都用来痛骂那个“得宠的和尚”。
武则天,则在这一片喧嚣背后,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
她提拔亲信,安插心腹,一步步将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当大臣们的怨恨积累到顶点时。。。
就是薛怀义的利用价值消耗殆尽之时。
他的死亡,成了一场盛大的“平息民愤”的表演。
他被除掉后,那些曾经怒不可遏的大臣们,仿佛出了一口恶气。
他们觉得自己的“胜利”了。
他们对武则天的敌意,也随之减弱了大半。
朝堂上的反对力量,因此被瓦解。
武则天的皇位,变得更加稳固。
你说,这是不是一种高明的手段?
她没有去硬碰硬地对抗整个男权社会的偏见。
她顺应了人性的弱点,利用了他们的愤怒和嫉妒。
她给了他们一个更具体、更容易憎恨的目标。
薛怀义自己呢?
他或许到死都以为,自己得到的是女皇的真心。
他以为自己凭借魅力,征服了这位至高无上的女性。
他不知道。。。
从他被送入宫中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被写好了。
他是一件工具,一个棋子。
有用的时候,被捧上云端。
没用的时候,就被毫不留情地抛弃。
这整个事件,表面看是一个女皇与和尚的风流韵事。
但揭开那层外衣,里面全是冰冷的权力计算。
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里,武则天能坐稳江山,靠的正是这种超出常人的政治智慧。
她的手段,或许残酷。
但也正因如此,她才能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最终,她也为这种手段付出了代价。。。
后世史书上,那个“荒淫”的标签,也和她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