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紧张关系演变为直接军事对抗。6月24日,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超过100枚弹道导弹,袭击了包括特拉维夫、贝尔谢巴和海法在内的多个城市。这次行动是伊朗对以色列和美国近期攻击其核设施的回应。冲突造成双方重大损失,伊朗核计划受重创,以色列经济和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冲击。尽管国际社会推动停火,紧张局势并未完全消退。
伊朗和以色列的敌对关系由来已久,根植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分歧。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将以色列视为主要威胁,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等组织对抗以色列。以色列则将伊朗的核计划视为对其生存的直接威胁,多次通过暗杀和网络攻击试图破坏伊朗的核能力。
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发动大规模空袭,标志着冲突进入新阶段。6月22日,美国加入行动,轰炸伊朗核设施,进一步激化矛盾。伊朗随后于6月24日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表明其不再采取克制态度。
冲突引发全球关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呼吁各方克制。中国和俄罗斯批评以色列和美国的行动,欧洲国家则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核问题。美国国内对总统特朗普的军事行动存在争议,但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使其暂时免受弹劾威胁。
伊朗与以色列的长期对抗
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敌对关系可以追溯到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革命后,伊朗新政权将以色列视为“犹太复国主义实体”,拒绝承认其合法性,并通过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等代理组织对抗以色列。以色列则将伊朗视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威胁,尤其是其核计划。以色列认为,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将对其国家安全构成不可逆转的威胁。因此,过去几十年,以色列通过暗杀伊朗核科学家、发动网络攻击(如Stuxnet病毒)等方式,试图延缓伊朗的核进展。
2015年,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签署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即伊朗核协议,同意限制其核计划以换取制裁缓解。然而,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重新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导致伊朗逐步恢复铀浓缩活动。2020年代初,伊朗核设施多次遭到神秘爆炸和破坏,普遍认为是以色列所为。这些事件加剧了双方的敌意,为2025年的直接冲突埋下伏笔。
2025年6月冲突的导火索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这次行动涉及约200架飞机,包括F-35战机和无人机,目标包括纳坦兹、福尔多和伊斯法罕的核设施,以及伊朗西部的雷达站和防空导弹发射点。袭击摧毁了纳坦兹核设施的地面部分,损坏了其电力基础设施和应急发电机,影响了60%的铀浓缩能力。福尔多和伊斯法罕的核研究设施也遭到打击。此外,袭击还导致78人死亡,包括伊朗革命卫队高级将领穆罕默德·巴盖里、侯赛因·萨拉米和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以及多名核科学家。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此次行动是“先发制人”,旨在阻止伊朗制造核武器。他声称,情报显示伊朗即将突破核武器技术门槛,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美国事先获悉了以色列的计划,并提供了防空支持,但未直接参与袭击。伊朗迅速做出反应,当天向以色列发射了100多枚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了特拉维夫和里雄莱锡安等地,造成2人死亡,34人受伤。以色列的铁穹、箭式和大卫弹弓防空系统拦截了大部分来袭目标,但部分导弹仍造成破坏。
美国介入与“午夜之锤”行动
6月22日,美国在总统特朗普的命令下,对伊朗核设施发动了代号为“午夜之锤”的空袭。行动动用了7架B-2隐形轰炸机、125架其他飞机,以及“战斧”巡航导弹和重达3万磅的巨型钻地弹,目标包括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的核设施。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平台X宣称,行动“彻底摧毁”了伊朗的核设施,造成了“巨大破坏”。然而,伊朗方面表示,福尔多地下设施未受严重损坏,地面建筑的损失可以修复。联合国核查机构负责人拉斐尔·格罗西确认,纳坦兹设施受损严重,但福尔多的深层地下结构可能未被完全破坏。
美国此次行动的背景是其长期以来对伊朗核计划的担忧。特朗普政府认为,伊朗在退出核协议后加速了核活动,可能在2025年具备制造核武器的能力。美国还提前采取了撤离中东地区军事家属、关闭部分大使馆等措施,显示其早有行动计划。伊朗将美国的空袭视为对国家主权的侵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X上发表声明,称以色列犯下“严重错误”,必须受到“严厉惩罚”,但未提及美国的行动,显示其有意将报复重点放在以色列。
伊朗的导弹报复
6月24日,伊朗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导弹袭击,标志着其政策从克制转向强硬。这次行动代号为“雷霆之怒”,动用了超过100枚弹道导弹,包括“霍拉姆沙赫尔”和“塞吉尔”导弹。这些导弹射程超过2000公里,能够携带多枚弹头,设计上具备规避防空系统的能力。袭击目标包括特拉维夫、贝尔谢巴和海法等城市,以及以色列的军事设施。
在贝尔谢巴,一栋居民楼被导弹击中,导致4人死亡,20多人受伤,其中2人伤势较重。特拉维夫和海法也遭到袭击,防空警报响彻城市。以色列的铁穹等防空系统启动,拦截了大部分导弹,但仍有部分突破防线,造成破坏。总体而言,袭击导致以色列至少24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伊朗同时向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射了19枚导弹,试图打击美国军事目标,但大部分被拦截,仅造成轻微损失。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通过X发表声明,称以色列的挑衅行为迫使伊朗采取行动,强调“伊朗不再接受任何攻击,必须以强硬手段回应”。伊朗军方表示,此次袭击展示了其远程打击能力,警告以色列和美国任何进一步行动都将引发更猛烈的报复。
以色列迅速对伊朗的导弹袭击做出反应。6月24日凌晨,以色列空军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打击了伊朗西部的导弹发射点,试图削弱伊朗的进一步攻击能力。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将对伊朗的核计划保持“零容忍”,任何重建核设施的尝试都将引发立即军事行动。他还赞扬美国对伊朗的空袭,称其为“改变历史的壮举”。
然而,冲突对以色列国内造成了严重影响。导弹袭击打断了正常生活,特拉维夫的商业活动几乎停滞,全国范围内超过10万家企业因经济压力倒闭。海法港多次遭到袭击,导致港口瘫痪,全球航运公司马士基宣布暂停所有前往以色列的运输。以色列的海运命脉几乎中断,经济损失巨大。此外,公众对政府的战争政策产生不满,特拉维夫街头爆发抗议活动,要求停止冲突。
冲突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强烈反响。联合国安理会于6月23日召开紧急会议,呼吁各方立即停火并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中国和俄罗斯谴责以色列和美国的军事行动,指责其违反国际法,破坏地区稳定。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单边军事行动只会加剧冲突,呼吁恢复核协议框架”。俄罗斯则警告,西方国家的干预可能导致中东全面战争。
欧洲国家对局势表达了复杂立场。英国和法国支持对伊朗核计划的限制,但批评军事行动可能引发更大规模冲突。德国呼吁重启核谈判,恢复JCPOA框架。联合国核查机构表示,将派遣专家评估伊朗核设施的受损情况,初步报告显示纳坦兹的损失可能需要数年修复。
在美国,特朗普的军事行动引发国内争议。民主党议员指责他未经国会授权,违反宪法,可能将美国拖入中东战争。纽约州众议员提出弹劾动议,但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使弹劾前景渺茫。特朗普通过X宣布,伊朗和以色列已同意“完全彻底的停火”,但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希澄清,伊朗未签署正式协议,仅表示如果以色列在6月24日凌晨4点前停止攻击,伊朗将暂停行动。
冲突还牵涉到其他地区国家。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加入战斗,从南北两侧对以色列施压。真主党从黎巴嫩南部发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北部城镇,哈马斯则从加沙地带发起突袭。约旦和埃及呼吁克制,避免冲突扩大。沙特阿拉伯保持中立,但表示支持通过外交解决争端。卡塔尔谴责伊朗对其境内的乌代德基地的袭击,称其为“公然侵犯”,但在停火谈判中发挥了调解作用。
也门胡塞武装宣布支持伊朗,威胁袭击红海和阿拉伯海的美国船只。此前,胡塞武装曾击落美军无人机,显示其具备一定作战能力。胡塞发言人表示,如果美国继续支持以色列,他们将攻击美军基地和航母。这一威胁导致红海航运进一步紧张,全球供应链受到影响。
6月24日凌晨4点后,伊朗和以色列未报告新的军事行动,表明双方默认了停火。伊朗核计划遭受重创,纳坦兹和福尔多设施的修复可能需要数年。失去高级将领和科学家进一步削弱了伊朗的军事和科研能力。然而,伊朗通过战争动员了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哈梅内伊的强硬立场暂时稳固了政权。
以色列虽然成功打击了伊朗的核设施,但付出了高昂代价。经济崩溃、港口瘫痪和社会动荡使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将继续监控伊朗的核活动,随时准备采取行动。
停火并未解决根本问题。伊朗的核野心和以色列的安全关切依然存在,双方缺乏互信。国际社会试图通过核谈判缓解紧张局势,但前景不明。哈梅内伊的健康状况恶化,接班问题开始浮现,可能影响伊朗未来的政策方向。
2025年6月的冲突是伊朗和以色列关系史上的转折点。伊朗从代理战争转向直接军事对抗,显示其决心和能力。以色列和美国的联合行动虽然延缓了伊朗的核计划,但未能彻底消除威胁。冲突还暴露了双方的弱点:伊朗经济因制裁和战争成本进一步恶化,以色列则因国内不稳定和国际孤立面临挑战。
未来,中东局势可能继续动荡。伊朗可能通过支持代理组织或发展新武器来对抗以色列和美国。以色列则可能加强与美国和地区盟友的合作,巩固其军事优势。国际社会需要找到平衡伊朗核计划和地区安全的方法,否则类似冲突可能再次爆发。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