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这是康熙嫡子胤礽的书法,不愧是曾经的太子,这水平比雍正强多了

书法网 · 昨天 16:14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一定对废太子胤礽这个角色印象深刻,剧中的他言行不谨,人品有很大问题,给我们的感觉是“烂泥扶不上墙”。但现实中的胤礽,不仅饱读诗书、精于书法,更没有做出与康熙妃嫔有染之事。


1.jpeg

爱新觉罗·胤礽,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生于紫禁城坤宁宫,他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子,同时也是嫡长子,其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胤礽刚满周岁便被确立为皇太子,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子。


2.jpeg

史籍记载胤礽自幼聪慧好学,精通百家经典,武艺也极为出众。他多次代替父亲处理朝政,政绩不俗,“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但是,随着年纪增长、当储君的时间越来越长,胤礽有些按捺不住了,竟说出“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的狂悖之语。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第一次被废,拘于咸安宫,第二年三月,又被复立为皇太子。但好景不长,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胤礽再以罪被废黜,此后一直禁锢于咸安宫。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谥曰密。


3.jpeg

作为太子,胤礽一直享受着最顶级的教育,康熙希望把他培养成“全才”,于是请来王掞教导他。王掞是大画家王时敏的儿子、王原祁的叔叔,不仅精于儒学,对绘画、书法也极为精通,可以想见有这样的名师指点,胤礽的书法不会差。
有学者认为,胤礽的书法水平在四弟胤禛之上,胤禛的字虽然端庄工致,但为了讨好父亲,舍弃了不少个性,又专研赵孟頫、董其昌等人,还刻意模仿康熙笔迹,所以称不上一流。而胤礽则不然,本就地位显赫,再加上名师指点,内府所藏真迹俱为他的临摹范本,所以深得晋唐宋元明诸家法度。


4.jpeg

胤礽现存书法以对联条屏、书信手札为主,基本上是楷、行二体。起笔多藏锋逆入,后转中锋,笔画饱满丰润又劲挺,无浮滑。转折处方折圆转并用,连笔断连适度。结字方正略长,中宫紧凑。笔画排布匀整,疏密对比适度,比馆阁体多份透气感。


5.jpeg

墨法因书写场景不同而有差异,政务奏折用墨浓黑匀净,笔画末端偶见飞白;诗文作品则墨色略淡,行笔缓时显润,急时见枯,从浓到淡过渡自然,无刻意调墨痕迹。纸张多为宫廷专用半熟宣,吸墨适中,笔画边缘洁净。
胤礽的书法做到了艺术美与实用的平衡,点画、结字圆融温润,气韵华贵大方,又无大开大合,是皇家书法的典范。
6.jpe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书法网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