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油价呈现剧烈震荡,从单日暴涨7%到暴跌超10%,背后是地缘政治的反复拉扯与供需基本面的持续压制。
一、油价震荡背后:地缘政治的“双刃剑”
中东局势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油价的“导火索”。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空袭,引发全球市场对霍尔木兹海峡封锁的担忧,布伦特原油单日暴涨7%,一度突破78美元/桶。然而,仅仅一周后,特朗普宣布以伊达成停火协议,油价在两天内暴跌超10%,重回67美元/桶的“冲突前水平”。这种“先涨后跌”的节奏,正是地缘政治反复无常的缩影。
更值得警惕的是,停火协议的“脆弱性”正在显现。6月25日后,油价再次陷入64-67美元的窄幅震荡,市场对局势的不确定性始终未消。这背后,是双方对协议的反复质疑与指责,使得市场情绪难以稳定。
二、供需基本面:长期压制油价的“隐形手”
如果说地缘政治是短期的“催化剂”,那么供需基本面则是长期的“压舱石”。当前,全球原油市场正面临“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
从供应端来看,OPEC+在5月增产18万桶/日,7月计划再增41万桶,美国页岩油也响应特朗普的“增产号召”,全球原油供应持续增加。而从需求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叠加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传统燃油需求明显疲软。供需失衡,使得油价难以脱离“下行通道”。
三、政策与市场情绪:油价的“推手”与“刹车”
除了地缘政治和供需,政策与市场情绪也在不断推高油价。特朗普的“压油价”喊话直接导致油价单日暴跌6%,而技术面的“破位”信号(如MACD死叉、RSI超卖)也强化了看空情绪。这种“政策+技术面”的双重压力,使得油价在短期内难以走出震荡格局。
四、未来趋势预判:短期震荡、中期下行、长期波动收窄
短期(1-3个月) :油价将在70-68美元区间震荡,主要受停火执行稳定性、北美飓风季等影响。
中期(6-12个月)** :OPEC+增产持续、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油价中枢下移至55-65美元。
长期(>1年) :能源转型加速、页岩油成本线(60美元)成为定价锚点,波动收窄,页岩油产能将主导市场。
五、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地缘黑天鹅:若停火破裂或霍尔木兹海峡遭封锁,油价可能冲高至100美元以上。
政策变量:美联储降息节奏若因油价推高通胀而推迟,将加剧美元波动。
实用建议:
消费者:关注7月国内油价潜在下调窗口,降低出行成本。
投资者:短期规避原油期货单边操作,可关注黄金与原油的避险对冲机会。
油价的未来,取决于“地缘”与“供需”的博弈
当前油价正处于“地缘风险消退”与“供需弱现实”的博弈阶段。短期震荡偏弱,中期回归基本面主导的下行通道,建议密切关注OPEC+7月会议及中东停火稳定性。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应保持理性,避免被短期波动所迷惑,真正把握油价背后的长期逻辑。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