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5年6月27日国内外金价差异的详细分析,结合实时数据和影响因素:
一、今日金银价差核心数据
1. 黄金价差
- 国内金价:上海金 767.13元/克,沪金主力合约 770.24元/克。
- 国际金价:763.68元/克(按汇率折算后)。
- 价差:
- 上海金较国际金价 低3.11元/克(贴水)。
- 沪金较国际金价 高0.02元/克(基本持平)。
2. 白银价差
- 国内银价:上海银 8811元/千克,沪银 8834元/千克。
- 国际银价:8440元/千克。
- 价差:
- 上海银较国际银价 高371元/千克(溢价率约4.4%)。
- 沪银较国际银价 高394元/千克(溢价率约4.7%)。
| 品种 | 国内价格 | 国际价格| 价差 |
|---------|------------|------------|---------|
| 上海金 | 767.13元/克 | 763.68元/克 | -3.11元/克 |
| 沪金| 770.24元/克 | 763.68元/克 | +0.02元/克 |
| 上海银| 8811元/千克 | 8440元/千克 | +371元/千克 |
| 沪银 | 8834元/千克 | 8440元/千克 | +394元/千克 |
二、价差形成的关键原因
1. 税费与成本加成
- 增值税(13%):国内金价需叠加13%的增值税,直接推高基础价格。
- 加工流通费:品牌金条额外加收8-15元/克(如投资金条达781元/克),首饰金因工艺费溢价更高(如周大福达998元/克)。
2. 汇率波动
- 人民币汇率波动直接影响折算价。2025年6月平均汇率约6.79,若国际金价为3312美元/盎司,折算后为 **765元/克**(未含税),与国内含税价差约2-5元/克。
3. 供需与政策因素
- 国内消费需求:春节等旺季时,上海金溢价可达12元/克。
- 关税政策: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将于7月9日到期,若未延期可能缓解供应链成本,缩小价差;若升级则扩大溢价。
三、品牌金饰与回收市场的价差表现
- 零售端溢价: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首饰金价达996-1006元/克,较国内基础金价高20%-30%,主因品牌溢价、设计及运营成本。
- 回收价格:今日黄金回收价约760元/克,较基础金价低7-10元/克,因需扣除提纯和交易成本。
四、未来价差趋势预测
- 短期波动:晚间美国PCE通胀数据若超预期,可能强化美联储推迟降息(7月按兵不动概率79.3%),压制国际金价并扩大国内外价差。
- 长期收窄动力:中国"跨境黄金通"平台上线后,2025年价差波动已收窄至±3%以内,效率提升显著。
总结
当前国内外金价差异主要来自税费、汇率及短期供需,黄金价差较小(±3元/克),白银溢价显著(约4.5%)。若计划购金,可优先考虑银行金条(溢价较低);若持有待售,需关注回收价与基础金价的动态差距。未来一周重点关注7月初美国关税决策及PCE数据,这两大事件可能引发价差进一步波动。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