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有一说一,CBA三大中锋碾压杨瀚森,他们为何打不了NBA?

躬耕细作 · 昨天 08:30
一个青训体系的教练说过,“害怕弄坏好苗子,结果却是亲手断送了好苗子”…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重要的赛事,年轻选手登场机会不多。日常的培育过程中,也倾向于保守的动作练习。
杨瀚森如果早些年就在这个环境中成长,他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王哲林依旧执着于篮下的个人攻击。沈梓捷的扣篮很有力量,但是他的技术不够细腻。
1.jpeg

胡金秋的年纪不小了,他的比赛方式已经固定。余嘉豪的体重,在NBA的赛场上移动会很吃力。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CBA现行的外援使用规则,限制了本土球员的发挥。
一个本土中锋,一场比赛平均接触球的次数是42次。这太少了…
助攻次数平均不到1。2次!
这样的数据,让球员只能做一些基础工作,变成了高级别的体力劳动者。这套体系,真的会拖累人。
杨瀚森在一次访问里讲:“我尚未在CBA的赛场上展现出我的价值。” 这番话表面听着很客气,却让一些人感到难堪。
他才19岁,已经表现出很高的篮球智慧。
一个19岁的年轻人,思考的是如何去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发展。我们这里的最有价值球员,却在考虑如何长久地留在现有的联赛里。
这差别…太大了!
周琦的身体状态…他经历了两次脚踝部位的手术,还有腰椎间盘的伤病。他的横向移动能力受到了影响。
从前他能从后面追上对手完成盖帽,现在只能看着对方得分。他在篮下的防守能力,也下降了一些。
他当初在火箭队的时候,进行身体对抗就很吃力。现在的情况更加不好。
回顾过去的例子…
王治郅因为体制方面的原因,耽误了两年宝贵的时间。
易建联去美国发展,遇到了语言沟通的障碍。
周琦则是在一个过于安逸的环境里,失去了进步的动力。这些事情,好像一直在重复发生。
2.jpeg

杨瀚森在夏季联赛的表现,引起了关注。他有很好的传球视野!
场均送出3。2次助攻…
这个数据,比我们联赛里的一些组织后卫还要好。他还能在三分线外投篮,这符合现在篮球的潮流。
现在的NBA需要什么样的中锋?
约基奇和萨博尼斯就是例子。他们体型很大,但是能投篮,也能组织进攻。那种只会在篮下站着打球的中锋,早就不是主流了。
日本的八村垒,已经在湖人队打了季后赛。
我们还在讨论,我们的球员能不能去NBA的球队里获得一个末端位置。
网络上的一些观点很直接——精心的呵护,过度的保护,培养出来的选手就像是花盆里的植物,去不了NBA。
杨瀚森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现在还无法断定。
我们的篮球如果继续采用这种抚育“巨婴”的方法…那么下一次的世界杯比赛,面对菲律宾的二线队伍都有可能输掉。
必须改变了!
一个封闭的环境,是培养不出强大选手的。只有经历过真正的考验,才能掌握过硬的本领。如果杨瀚森真的成功进入了NBA,那将会是对整个CBA联盟现有状况的一种讽刺。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躬耕细作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