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今年创了40次新高,可身边买金的朋友都在亏钱。
各国央行抢黄金抢疯了,全球需求冲到4974吨,但金矿才挖出3300吨。
中国大妈连续15年当世界最大买家,年吞1100吨,可首饰柜台的足金挂牌价和回收站电子秤背后的价差能差出三成。
这场黄金狂欢里,普通人的钱包反而被割得最狠。
央行扫货、中东乱局加上美联储降息预期,把金价推上2300美元的历史高位。
但商场金柜里600多元一克的金饰,转身到回收站就剩400出头。
回收老板弹弹烟灰说:“工艺费?那不算黄金钱!”更扎心的是,旧首饰熔炼完还要扣5%损耗。
工业领域倒真吃到红利了——光伏电池拼命吞白银,氢能催化剂狂吃铂金,五年间工业用贵金属比例从30%蹿到42%,可这和买金链子的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深圳水贝的批发商凌晨四点还在对账,金价波动太大,早上下单的货晚上可能就亏本。
山东黄金的矿车三班倒,新矿越挖越深,成本噌噌涨。
南非老矿干脆减产,全球金矿产量增幅卡在2%,还没大妈买金速度的零头。
回收技术倒是突破到98%提纯率,可家里存了十年的金镯子送去熔炼,金店还要看发票扣折旧。
当伦敦金交所的电子盘跳上2300美元时,三四线城市的金店正挂出“七夕特惠”。
年轻人开始用黄金积存账户攒金豆,大妈们攥着旧首饰在回收站门口比价。
黄金ETF的持仓量半年涨了20%,但珠宝店保险柜里,贴着“传家宝”标签的金镯实际每克折价两百元。
这场盛宴里,精明的钱早就换了吃法。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