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对于高考的发挥和成绩,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有人金榜题名,有人名落孙山,有人成为“黑马”,有人黯然神伤……而若要论今年最悲催、最失意的考生,非下面这位同学莫属。
日前,一位考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参加2025年高考的悲催经历:
他(她)平时考试的总分始终保持600+的水平,原本是满怀信心冲击C9的,可结果只考了378分。这样的成绩,C9自然是不可能了,只能去读一些垃圾大专的垃圾专业。
对于考出这样的成绩,他(她)也是生无可恋,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甚至连想死的心都有。
该帖子发布后,网友们展开了热议,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有人认为这是在炒作,因为成绩的落差实在太大的,一点也不像是真的。
有人觉得其是一个“伪学霸”,平时的高分都是抄出来的。
有人认为是他(她)的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太差,平时状态轻松,到了高考时不知所措。
也有人建议他(她)回去复读,读大专太可惜了。
……
考试成绩从600+骤降至高考的378分,几乎下降了一半,这样的巨大落差确实让人难以置信,难怪怀疑是在炒作。但如果情况属实,原因只有下面两个:
第一个:该考生是一名“伪学霸”。有一些“小聪明”,平时利用监考没那么严的漏洞,通过各种方式避开了监考老师的注意,屡屡靠作弊取得了很高的分数,为自己打造了“学霸”的人设,但是又不肯努力学习。到了高考时,面对严格、无死角的监考,他们再也无非作弊,于是现了“原形”,落得这样的下场,他们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第二个:该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太差。有一些学生基础不错,在轻松的状态下,他们可以有很好的发挥,考出不错的成绩,但就是心理素质太差。面对高考时,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大脑突然“失灵”,甚至紧张到生病,考出来的成绩自然大失水准。这些考生需要做的,是克服自己的“心魔”,锻炼自己的应试能力,当在面对高考不再惊慌失措时,他们就能发挥出自身应有的水平了。
高考就像一个筛子,不仅可以剔除掉那些作弊失信的人,也会筛除掉一些存在能力缺陷的人。无论是“学霸”人设幻灭还是真的考得不好,都要面对现实,并积极去克服,才能继续进步。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