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2025高考结束,大数据已出,现实很残酷,6成考生上不了本科!

数据之海 · 前天 02:35
六月的一场考试结束了,超过一千三百万的考生走出了考场。
一个事实摆在面前:本科录取名额大约只占四成。这意味着超六成的考生,也就是超过八百万的人,无法进入普通本科院校。
1.jpeg

家长们感到焦虑,考生们感到慌张,这种情绪是可以被观察到的社会现象。
竞争的激烈程度引发了普遍的关注。
国际上的情况是怎样的?日本的情况是:大学录取率高达98%,大学需要努力去寻找生源来维持运营。美国的情况是:大学录取率在50%左右,录取结果与家庭的财力、背景有很强的关联。中国的模式则不同:保持着一种稳定的推进方式。
国内不同区域的情况也存在差异。数据显示:北京、天津、上海这三个直辖市的本科录取率超过60%。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的考生来说,考上本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jpeg

这种不均衡的状况,正在通过一些方式得到缓解。比如:各地普遍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另一条升学路径。
回看历史,会发现一个巨大的变化。在四十多年前的1977年,当时的大学录取率甚至不到5%。能考上大学的人在人群中是少数。
如今呢?
现在的情况是:整体大学的录取率超过了80%,只是其中包含了普通本科和职业专科。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也打通了上升的通道,提供了专科升本科的机会。
3.jpeg

政策层面已经铺设了多条道路。比如: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名额在扩大,单独招生考试也在分流一部分考生。国家正在建设“职教高地”,试图改变过去只有一条路的局面。
一个新的变量是“新高考”。目前已有八个省份落地实施,其中的“赋分制”规则,在给予学生选课自由的也可能变相地推高了实际的录取分数线,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文凭贬值”。当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大学文凭时,文凭本身的稀缺性就降低了。这导致拥有一个本科学位,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绝对的优势。
4.jpeg

在填报志愿的环节,一个新的关注点出现了: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因为直接对接就业市场,具备很强的实用性,成为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务实选择。
就算是考上了顶尖的大学,比如清华和北大,毕业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很多人毕业后,也需要去参加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
赛道变多了。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数据之海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