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和泰国的恩怨,最早可追溯到13实际,中南半岛的暹罗王朝(泰国前身)日益强大,与高棉帝国(柬埔寨的前身)就柏威夏寺归属和边界问题多次兵戎相见。
法国搅屎棍遗留的“伤疤”,是造成今天柬埔寨和泰国争端的主要原因。法国人殖民统治高棉后,1904年单方面与暹罗签署边界条约,将柏威夏寺划归暹罗。但是1907年,法国在绘制勘界地图时又将其划入柬埔寨。
法国人退出中南半岛后,柬埔寨将这一争端提交海牙国际法院,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做出判决该寺庙归属柬埔寨,但周边4.6平方公里土地的主权归属问题未明确。2013年,国际法院明确判决将该寺庙周边区域判归柬埔寨。
泰国不承认国际法院的判决,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以柏威夏寺为代表的柬泰两国诸多边界长期存在管辖争议,成为泰柬双方边境冲突的爆发点。
进入21世纪以来,双方在边境冲突频频上演。如2003年金边的反泰暴动,2008年柏威夏寺“申遗”事件引发的武装冲突,2011年的军事对峙事件,2013年的国际法院判决引起的双方冲突等,无不表明法国人殖民历史遗留问题的巨大危害。
佩通坦与洪玛奈执政后,由于,洪森与他信的关系密切,两大家族关系渊源深厚,两位后辈都被大众寄予厚望,或许,能为为两国解决历史积怨搭起新的桥梁。
但是,2025年6月15日,佩通坦与洪森通话,6月18日相关电话录音被剪辑公开,将佩通坦推入执政以来最危险的境地。佩通坦为了展示“保卫国家主权”的强硬姿态,采取一系列措施升级冲突。
同样的,洪玛奈的日子也不好过,一方面洪玛奈一直以来都饱受“接班合法性”、“执政能力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洪森虽退居幕后,却以元老身份出面驰援,也侧面反映洪玛奈“执政能力不足”。
受民族主义的影响,同时,双方领导人都各自为了展示强硬的执政形象,不可能轻易妥协和谈判,双方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东盟的一体化进程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从当前两国境况分析,短期来看,两国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受到双方各自的实力约束,以及东盟内部的牵制,但是小规模、多频次的边境冲突,将会持续下去。长期来看,泰柬两国关系紧张,不太可能升级为局部战争,在当前大国博弈加剧、中美贸易战、国际局部冲突不断的大背景下,双方为各自利益及边境问题,可能会出现选边站的问题,给东盟国家内部稳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