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局势更是急转直下,俄罗斯和伊朗这对老搭档在这片战场上连连失利,昔日的威风不再。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垮台、伊朗核设施被炸、黎巴嫩真主党停火,一连串打击让所谓的“抵抗之弧”彻底散架。更让人揪心的是,巴勒斯坦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一个国家的影子似乎正在慢慢淡去。俄伊终于回过味来,自己这些年的战略失误,代价实在太大了。
叙利亚倒戈,抵抗之弧断裂
2024年12月,阿萨德政权在短短12天里就垮了,新上台的朱拉尼立马变脸,把国家方向调了个头,直接跟俄罗斯和伊朗说拜拜。叙利亚一直是俄伊在中东的战略支点,靠它把伊朗的武器运到黎巴嫩真主党和加沙的哈马斯手里。可现在,朱拉尼把通往黎巴嫩的陆路通道一封,伊朗的补给线断了,14万武装人员顿时成了孤家寡人。
没了武器弹药,黎巴嫩真主党的火箭弹发射量从每天800枚掉到不到100枚,抵抗能力几乎归零。以色列趁机在黎巴嫩南部大搞军事占领和经济封锁,真主党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了。哈马斯的装备损耗率超70%,补给全靠叙利亚那条线,现在彻底断了。以色列顺势推出“非军事化加沙”计划,用生物识别系统和电子交易手段,把加沙的经济和安全捏得死死的。
俄伊失误,以色列趁势崛起
俄伊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就是战略失误太严重。俄罗斯自从陷进乌克兰战场,精力就给拖住了。2024年12月,叙利亚局势告急的时候,俄军60%的精锐部队都在乌克兰雪地里苦撑,补给线都快断了,克里姆林宫只能眼睁睁看着叙利亚变天,连个像样的援兵都派不出去。
阿萨德政权倒台时,真主党急着求援,可伊朗愣是选择“保存实力”。2025年4月,真主党又求导弹补给,伊朗还是以“国内防御优先”为由推脱。结果盟友一个接一个倒下,伊朗自己也跟着孤立。2025年6月,以色列F-35战机直接飞过叙利亚领空炸了伊朗的核设施,纳坦兹和福尔多被炸得稀巴烂,导弹月产能从300枚掉到50枚以下,反击能力基本瘫痪。
以色列抓住了俄伊的空档,他们推出的“亚伯拉罕之盾”计划,直接瞄准重塑中东格局。第一阶段已经搞定,建了三层战略缓冲区,把伊朗的威胁往后推了好几步。F-35战机畅通无阻地飞过叙利亚,美国的B-2轰炸机还帮着扔钻地弹,伊朗的核计划被打得七零八落。以色列还趁势在加沙搞“数字化改造”,用AI监控和电子交易,把居民的生活管得严严实实。
当然,沙特的态度是个变数,跟中国的经济合作越来越紧,2025年加入金砖国家后,人民币在石油贸易里的比例都升到38%了。伊朗虽然被打残了,但导弹还有点威慑力,2025年6月一枚“法塔-2”就炸了海法炼油厂,让以色列也捏了把汗。
巴勒斯坦危机,国际社会分歧
巴勒斯坦可能是中东这场乱局里最让人揪心的部分。以色列的“非军事化”和“数字化改造”计划,直接把加沙变成了一个大牢笼。AI摄像头满街跑,居民每一步都被盯着,现金都不让用了。以色列想通过这套手段,让巴勒斯坦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概念慢慢消失。
可沙特的态度很关键,他们跟中国走得近,经济上靠得紧,政治上也不完全买以色列的账。沙特外交大臣2025年2月还重申,要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建巴勒斯坦国,不然免谈。伊朗虽然核设施被炸,但导弹还没废,偶尔还能给以色列添点堵。加沙的地下抵抗组织和约旦河西岸的活动家也没消停,国际人权组织也在喊话制裁以色列。
美国铁了心挺以色列,法国急得跳脚,喊着要紧急行动,怕局势再恶化。中国一直强调对话促和平,我们的立场很明确,中东乱成这样,谁都不好受,最好还是坐下来谈。
叙利亚倒戈把俄伊的布局打散,战略失误让以色列占尽上风,巴勒斯坦的处境则是最直接的后果。俄伊现在才醒悟,当初要是多点担当,少点犹豫,兴许不至于这么惨。可惜,战场上没有后悔药。巴勒斯坦能不能挺过去,还得看沙特、中国、伊朗这些力量怎么博弈。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