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东战火再起,数十架F35空袭也门,红海火光冲天,11国谴责美以

薛小荣 · 7 天前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环球网消息,中东的战火再次点燃,以色列空军数十架F-35战机从内盖夫基地起飞,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荷台达、拉斯·伊萨等三大港口实施精准打击。
空袭前三小时,以军发布撤离警告,但战术预警并未减轻打击强度。荷台达港内正在卸载的伊朗石油储罐被精确命中,引发连锁爆炸红海瞬间火光冲天。据开源卫星图像分析,该港口70%的储油能力已遭摧毁。
更致命的是卡提卜中央发电站的瘫痪,这将导致胡塞武装控制区面临持续数月的电力短缺。以色列军方事后强调,此次行动成功摧毁了胡塞武装的海上指挥平台"银河领袖"号货船,该船被扣押后,一直被用作协调红海袭击的移动基地。
这次行动既是对胡塞武装日前弹道导弹袭击的报复,更是对伊朗"抵抗之弧"战略节点的系统性削弱。
胡塞武装的反击在空袭后1小时迅速展开,向以色列埃拉特发射了"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这种采用双锥体滑翔技术的武器成功突破以军防空网,造成军事仓库严重损毁。
1.jpeg

胡塞武装同步展开的红海立体打击中,希腊籍货船"奇迹海"号遭无人艇集群攻击沉没。英媒证实,这艘疑似为以军运输军火的船只上有其武装安保人员随行,这是胡塞武装第二次成功击沉希腊船只。
这场交锋暴露出以色列面临的双重战略困境。
其一,只能锁定大型固定目标,以军虽然拥有技术优势,但仅有的7架波音707加油机严重制约其远程打击能力。超过2000公里的作战半径导致后勤吃紧,这也是为什么空袭荷台达后,以色列难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的核心原因。
其二,面临四线作战的战略困境。加沙地带尚未平息的冲突消耗着以军地面部队,黎巴嫩真主党每日的火箭弹袭击牵制着北部防线,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存在需要持续监控,如今又新增也门方向的远程对抗,即便有美国的军事支援,但对以色列来说多少也有些分身乏术了。
对于中东战火不断,金砖国家近日集体发声,为伊朗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刚刚结束的金砖峰会上,多国将中东危机列为重要议程。最终发布的联合声明虽未直接点名,但明确谴责了6月13日起针对伊朗核设施与军事目标的袭击行为,强调此类行动违反国际法准则。
2.jpeg

当西方阵营持续加码制裁围堵时,GDP达到77万亿美元的金砖国家集体站队,相当于在联合国框架之外另辟了一条国际声援通道。特别是考虑到南非、埃及等成员国与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渊源,这份声明实际上构建起更广泛的发展中国家统一战线。
但伊朗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金砖国家的支持更多体现在道义层面。由于该组织非军事联盟的性质,伊朗难以指望获得实质性的防务援助。
就在金砖声明发布次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讲话透露出谨慎乐观的态度。他重申伊朗不谋求发展核武器,将近期紧张局势归咎于美以的"虚假指控",同时披露自己曾躲过以色列的刺杀企图。
这种表态既借国际场合洗刷"核野心"的污名化标签,又为后续行动保留灵活空间,所谓"数月后重启核活动"的预告,配合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渐行渐远的姿态,分明是在警告对手:若继续军事施压,伊朗完全可能突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灰色地带。
要知道,伊朗已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这意味着其核计划将进入监管盲区。这种"明牌"策略既规避了直接挑衅,又让美以不得不担心伊朗的核计划,毕竟没人能断言伊朗核设施的离心机何时会恢复运转。
3.jpeg

回头来看,现在以伊双方同样面临决策困境。内塔尼亚胡又要和特朗普见面了,很明显以色列依旧希望试图通过强化美以同盟来弥补国际孤立。但金砖国家的集体发声已经表明,单边军事行动将付出沉重的外交代价。
而对于伊朗来说,如何在争取国际支持与保持战略威慑之间把握分寸,同样考验着领导层的智慧。佩泽希齐扬关于"美可能实施斩首行动"的预警,既是对国内的安全动员,也是向国际社会传递危机信号。
未来局势发展存在三个观察维度:首先是胡塞武装的报复升级可能性,其已公开宣称将扩大对以色列本土和海上目标的打击。其次是金砖机制首次就中东问题集体发声,标志着全球南方国家开始争夺地区事务话语权。最后是美以联动效应,特朗普计划与内塔尼亚胡的会晤可能催生新对伊策略。


4.pn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薛小荣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