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以色列与伊朗的“12日战争”尽管已宣布停火,但双方示威性质的喊话仍在持续,地区局势依然剑拔弩张,造成两国冲突的根本问题远未解决。作为中东地区的近邻,欧洲一直是该地区众多冲突导致的危机外溢效应的直接受害者。当前,欧洲高度关注以伊外交和军事对抗,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复杂变化充满担忧。
自以色列突袭伊朗,到美国下场轰炸伊朗核设施,再到6月23日美国突然宣布以伊达成停火协议,以伊冲突突然爆发,又很快“戏剧性”结束。回过头看,在这场冲突中,欧洲似乎沦为看客,外交斡旋有心无力,这再次凸显其在中东事务中日益被边缘化的地缘政治角色。
焦虑的欧洲
以伊冲突爆发后,欧洲感到震惊与不安,希望对抗尽早结束,因为欧洲难以承受冲突的持续和蔓延。
欧洲目前面临的内外环境压力,可以说是自二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从内部看,经济发展基本陷入停滞状态,经济强国德国连续两年陷入衰退,社会分化、族群矛盾突出;政治上更加碎片化,极右翼政治势力在欧洲不断攻城略地。从外部看,俄乌冲突持续,且仍有升级的可能,美国政府对欧洲发起关税战、价值观战,轻视、漠视曾经的欧洲盟友。因此,欧洲难以承受中东新一轮的全面冲突。以伊冲突的爆发是欧洲不愿看到的,若双方未来再生战事并演变成中东地区的全面战争,对欧洲来说更是灾难性的。
一是损害欧洲的经济利益。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引发欧洲能源危机,为了摆脱对俄能源依赖,欧洲开始更加看重液化天然气。中东地区约五分之一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需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其中12%的目的地是欧洲。虽然直接去往欧洲的不多,但是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亚洲的液化天然气买家必然会出更高的价格从现货市场抢购,这将推高欧洲液化天然气价格,可能导致欧洲能源危机加剧。
二是损害欧洲的安全利益。一方面,欧洲视俄乌冲突为生存危机,因此全力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目前来看,美国政府军事支持乌克兰的兴趣已经大幅下降。作为以色列最大和最亲密的盟友,美国毫无疑问会将军事资源优先用于以色列,这是欧洲不愿看到的。另一方面,以色列突袭伊朗,公然违反国际法,势必加深欧洲内部的反以甚至反犹情绪,这将进一步撕裂欧洲社会,刺激欧洲内部的极端主义甚至恐怖主义。
三是损害欧洲的国际形象。巴以冲突的爆发让欧洲形象受到严重损害,欧洲虽然对以色列极度不满,但却无力阻止以色列继续推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在以伊冲突中,以色列在并未受到侵略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发起突袭,公然违反了国际法,但欧洲却缺乏谴责以色列的鲜明表态,再次凸显其在处理中东事务时的双重标准。
“没有影响力”
对欧洲来说,以伊对抗是大问题。欧洲不希望冲突扩大蔓延,期待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危机,但其心态却复杂矛盾。欧洲整体虽并未直接支持以色列发动战争,西班牙甚至呼吁对以色列实行武器禁运,但法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不但不谴责以色列发动战争,反而声称以色列有权“保卫自身的生存和公民的安全”。德国总理默茨甚至表示,以色列轰炸伊朗是在“为西方干脏活”。这种矛盾的态度导致整个冲突期间,欧洲基本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
无所作为,或者说作为有限,并不表明欧洲不关心以伊冲突。对于以伊冲突的潜在破坏性影响,欧洲虽很重视,但又充满无力感。
在伊朗看来,欧洲早已失去信誉。在伊核问题上,欧盟多年来扮演外交斡旋角色,推动达成了2015年7月的伊核协议。然而,2018年美国退出该协议,在其极限施压下,欧洲无力给伊朗提供协议允诺的贸易和经济上的好处。对以色列来说,欧洲的影响力似乎可以忽视。以色列非常清楚,欧盟内部的分歧和决策机制导致其很难形成一致意见,更谈不上对以色列实施实质性的制裁。
6月20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与法国、德国外长,英国外交大臣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在日内瓦举行了一次会晤。这是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大规模袭击后,欧洲国家首次同伊朗进行直接外交接触。欧洲希望伊朗就核问题与美国恢复谈判,伊朗则表示除非以色列停止侵略,否则没有与美国谈判的空间。
美国总统特朗普极不认可欧洲的外交行动。他说,这次会议“什么也没实现”,“伊朗不想跟欧洲谈,他们想跟我们谈。欧洲在这件事上没有影响力”。全球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欧洲负责人也表示,“无论是个别欧洲国家,还是欧盟作为整体,在中东外交上的角色都不值一提”。
欧洲需要觉醒
欧洲整体经济实力强大,科技发展上有其独到之处,军事实力也相当可观,在以伊冲突等地缘政治问题的谈判桌上,本应有其一席之地。但现实表明,无论是过去几年的巴以冲突,还是刚刚暂停的以伊冲突,甚至是被欧洲视为生死存亡威胁的俄乌冲突,欧洲在这些热点问题上的角色都非常有限。如果按照当前态势发展下去,欧洲的无力感会不断加剧,在中东等重大问题上的角色还会进一步被边缘化,欧洲的经济、安全和战略利益也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要成为地缘政治的角逐者,欧洲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过于依赖美国的问题。几十年来,欧洲无论是在安全、金融还是经济、能源等问题上,对美国的依赖都越来越大,导致欧洲处处受制于美国,在全球重大地缘政治问题上可谓是“美规欧随”。比如在巴以和以伊冲突问题上,欧洲的第一反应就是看美国,美国的态度是欧洲决策者最重要的参考因素。欧洲应更清醒地认识到,美国选择的是“美国优先”,不会在意欧洲的利益。
其次是欧洲内部分裂的问题。在重大地缘政治问题上,欧洲几乎总是分裂的,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利益分化严重。例如,波罗的海国家视俄罗斯为最大威胁,而西班牙人则感受不同;西班牙、爱尔兰等国亲巴反以,德国则无条件亲以。各国怀揣自己的小算盘,导致欧洲难以全力对外,形成有力的共同立场。
以上两个问题彼此关联,相互影响,长期制约欧洲发挥全球影响力。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以来,欧洲似乎开始有所行动,采取了增加国防开支、加快单一市场建设等措施,以增强战略自主能力和内部凝聚力。但从目前来看,欧洲的反思并未到位,前行方向仍不明确,这对欧洲来说非常危险。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欧洲需要觉醒,否则其地缘政治影响力还将继续下滑,也将更难捍卫自身利益。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7日 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