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老是发癫似的围堵中国,不少媒体直接说这是“黔驴技穷”的表现。翻看这些年美国折腾的事儿就能明白,中东打了一堆烂仗,钱花得精光不说,连基本目的都没达到。
从2003年打伊拉克开始,美国声称要消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啥都没找到,反倒让国家烂了一地,恐怖组织借机蹦出来。接着阿富汗搞了二十年,2021年撤军时被塔利班打脸,盟友都看笑话。叙利亚、利比亚这些地方插手后更是一团糟,难民潮涌向欧洲,美国自个儿却没捞到啥实际好处。
美国在中东的老伙计们也不听话了,沙特开始跟中俄走动,以色列被右翼势力带着跟加沙硬刚,美国只能跟在后面擦屁股。这些年折腾下来,美国不仅没巩固地位,反而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
这时候中国的发展速度让美国慌了神。中国GDP排第二,2022年超过14万亿美元,5G、高铁这类技术跟美国不相上下,还搞了“一带一路”,全球140多个国家参与。军事上中国也强硬起来,航母下水,北斗系统覆盖全球,美国觉得自个儿的老大地位被挑战了。
美国国内更是一团乱麻。中产阶级钱包缩水,富人越来越有钱,2022年数据显示前1%的人占了全国40%的财富。疫情暴露医疗系统漏洞,通货膨胀让老百姓生活艰难。两党打得鸡飞狗跳,国会山被冲进这种事都有发生。
找中国当“假想敌”成了转移矛盾的好办法。美国政府喊着“遏制中国崛起”,表面上是维护霸权,实际上是给国内民众画饼,顺便让军工企业赚笔钱。2022年中美贸易额6900亿美元,美国公司离不开中国市场,但还要硬撑对抗姿态。
专家们看得很透彻。像约瑟夫·奈这种学者说美国对中国太敏感了,与其较劲不如想想合作共赢。但美国政客已经被冷战思维绑架,非要把中国当敌人。哈佛的格雷厄姆·艾利森警告说,历史上超级大国和崛起国家容易出事,过去16次有12次打起来了。
中国这边态度很淡定。复旦大学的沈逸教授说美国这是“虚张声势”,中国有内需市场和技术实力顶着,不怕威胁。清华的阎学通更直接,认为美国这是“寅吃卯粮”,资源都快用完了还四处树敌。
其他国家反应各不相同。欧洲嘴上附和美国制裁中国,但私下还得跟中国做生意。日本、澳大利亚配合美国行动,却担心被当枪使。印度想借机崛起,但实力还不够。俄罗斯倒是乐见其成,坐山观虎斗。
美国拉帮结派对付中国,短期内能博个气势,但长期风险大。中美经济深度绑定,真彻底撕破脸,美国企业得自己掏钱找新供应链,商品价格肯定暴涨。中国虽然受影响,但内需市场能兜底,2022年对美出口只占16%。
南海地区冲突不断,2023年中美军机差点撞上,双方互相指责挑衅。这种摩擦多了,谁都怕出大事。美国顾着对付中国,其他国家趁机扩大影响力,欧盟想独立,金砖国家要话语权,美国霸权衰落只会更快。
美国这招“战略转向”看着声势大,实际上底气不足。媒体早说透了,这就是个“绝望的操作”。能抓住中国这根稻草挽回颓势吗?就看运气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