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特朗普和普京的通话持续了整整六十分钟,最终却以“无任何进展”告终。特朗普放下电话时的铁青面色被记者镜头捕捉,他随后向媒体坦承:“在停火问题上,我们一无所获。”
而克里姆林宫那边的声明更直白——普京的立场纹丝不动,坚持要求乌克兰必须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割让乌东四州领土,并永久放弃加入北约。这种根本性分歧像一道鸿沟,隔开了两国元首的谈判桌。
讽刺的是,通话结束仅数小时,基辅市中心的夜空就被导弹火光撕裂。俄军发动了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超过500件空袭武器(包括400余架无人机和数十枚导弹)扑向乌克兰腹地,基辅地铁停运、利沃夫火光冲天。这场袭击被俄方包装为“对乌军斩首俄海军副司令的报复”,但时机选择暴露了更深意图:普京在用炮火向特朗普传递信号——所谓外交斡旋,在俄罗斯的军事机器面前苍白无力。
乌克兰的绝境与大国博弈的冷酷
泽连斯基的处境正滑向深渊。战场上,乌军日均损失超过1200人,防空导弹库存几近枯竭,而美国已正式停止供应“爱国者”防空系统、海马斯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更残酷的是,特朗普政府临时变卦,将原本承诺给乌克兰的2万枚反无人机导弹调往中东,直接抽走了乌军对抗俄军无人机蜂群的最后盾牌。前线士兵的绝望从一则细节可见一斑:克里沃罗格市征兵中心被俄军炸毁后,乌克兰社交媒体竟涌现大量“干得漂亮”的评论,折射出民众对强制征兵的愤怒与疲惫。
国际支持的崩塌比战场溃败更致命。德国虽承诺提供90亿欧元援助,但这点资金相比美国曾经的输血规模杯水车薪。而真正改变力量天平的是朝鲜的介入——3万名携带重型装备的朝鲜“志愿工兵”正计划开赴顿巴斯前线,规模相当于两个整编师。这些生力军将填补俄军兵力缺口,让普京能持续发动“进攻三角战术”:用步兵消耗乌军防线,无人机群压制补给线,滑翔炸弹摧毁工事,把乌克兰拖入“固守被炸”或“机动暴露”的死亡循环。
终局倒计时:停火幻想与铁血现实
泽连斯基曾紧急呼吁“支持特朗普的停火建议”,甚至表示愿接受30天停火协议。但这种妥协姿态来得太迟。战场上,俄军6月已夺取32个据点,首次全面控制卢甘斯克州,甚至将战线推进到乌克兰工业心脏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谈判桌上,普京的条件从未松动:领土割让是停火的前提,而非谈判的议题。美国五角大楼一名官员近日的直言更戳破最后幻想:“乌克兰战场本质是美俄代理人战争。”
这句话等于宣判了乌克兰作为棋子的命运——当特朗普政府公开将中东利益置于乌克兰之上,当德国军工援乌模式转向“技术合作而非直接供武”,西方已为弃子埋下伏笔。
此刻的基辅,废墟中弥漫着双重隐喻。地铁站里躲避空袭的平民,手中紧握随时接收防空警报的手机;而总统办公室内,泽连斯基面临的抉择残酷至极:继续抵抗,可能面临全境崩溃;接受停火,则需亲手签署割让25%国土的协议。历史终将记住2025年7月这一幕——特朗普的愤怒背后,是美国霸权干涉能力的枯竭;普京的导弹呼啸声中,一个靠东方盟友输血、用朝鲜兵力补缺、以能源韧性抗压的新战争机器,正碾过乌克兰的残垣断壁,重绘欧亚版图。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