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家小叔子霍启仁泰国办婚礼,大嫂郭晶晶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一会儿帮客人搬行李,一会儿陪女方奶奶拍照片,末了还蹲在地上给弟妹系松了的鞋带,抬头笑的时候,眼角细纹里全是热乎气。
这场景和大家印象里的“豪门大嫂”压根不沾边。
一般来说,嫁进霍家这种门第,要么穿得珠光宝气端着架子,要么躲在人群后面当背景板,可郭晶晶偏不。
她穿件浅灰亚麻裙,头发扎成马尾,脚上是双白运动鞋,跑东跑西的时候,裙摆被风掀起来,露出小腿上一道旧伤疤——那是当年练跳水时磕在跳板上的,现在倒成了她的“勋章”。
女方是泰国人,家人第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郭晶晶特意提前学了几句泰语,“坤萨瓦迪卡”(你好)、“坤阿来”(你来自哪里)说得像模像样,把未来弟妹的妈妈逗得直拍她手背,连说“这个大嫂,比我女儿还贴心”。
旁边有客人偷偷拍视频,她发现了也不生气,反而招招手说“别拍我,拍新人”,语气里全是护短的意思。
有人说她“运气好”,嫁了霍启刚这么个疼人的老公。
可谁还记得,她没嫁进霍家之前,自己就是个“移动的冠军库”——12岁进国家队,14岁拿第一个世界冠军,23岁雅典奥运会摘得2枚金牌,27岁北京奥运会再拿2枚,职业生涯一共拿了29个世界冠军。
跳水池里泡了十几年,胳膊练得比一般男人还粗,手上的茧子厚得能磨破砂纸,这些都是她的“底气存折”。
霍启刚追她的时候,她正在备战北京奥运会。
每天早上5点起床训练,晚上10点才回宿舍,根本没功夫理他。
霍启刚就每天买份豆浆油条,蹲在训练馆门口等她,有时候等两三个小时,她也只是接过早餐说句“谢谢”,转身就往训练馆跑。
后来有人问她,“霍家那么有钱,你就没动心?”她咬着油条笑,“我自己能拿冠军,为什么要靠别人?”
这句话里的“狠劲”,就是她能在霍家站稳的原因。
嫁过去之后,她没当“全职太太”。
退役后做公益,去山区教孩子跳水,还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忙得比婚前还累。
霍启刚不仅没意见,还跟着她一起“折腾”——陪她去山区,帮着搬物资;她去国外开会,他就留在家里带孩子,有时候还会在朋友圈晒女儿的作业,配文“今天当奶爸,比谈生意还累”。
霍家对她的重视,从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
去年香港富商何柱国去世,霍震霆带着霍启刚和郭晶晶去吊唁。
照片里,霍震霆走在前面,霍启刚和郭晶晶并排走在后面,三人都穿黑衣,表情严肃。
要知道,在豪门里,儿媳一般要跟在老公后面半步,可郭晶晶能和霍启刚并排,说明霍家把她当“自己人”——不是“霍家的儿媳”,而是“郭晶晶”。
再看霍启仁之前的感情风波,前女友去世,他消沉了好一阵子,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郭晶晶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是每天让保姆做碗热粥,放在他房间门口,碗底下压张纸条,写着“粥要趁热喝,凉了伤胃”。
后来霍启仁遇到现在的老婆,郭晶晶比谁都高兴,帮着选求婚戒指,出主意怎么布置场地——她选了枚简单的钻戒,说“太花哨的不好,以后过日子要实在”;还建议在小船上求婚,说“海边风大,能吹走过去的事”。
婚礼上,郭晶晶握着弟妹的手说,“以后有什么事,找大嫂,我帮你撑腰”。
这句话不是场面话——她当年刚嫁进霍家的时候,也有人背后说她“农村出身,配不上霍家”,她没辩解,只是默默做自己的事,后来那些闲话自然就没了。
她用行动告诉弟妹,“在霍家,不用看别人脸色,只要做好自己,就没人敢欺负你”。
有人说,郭晶晶的魅力在于“接地气”。
可我觉得,她的魅力在于“不依附”。
她没把霍家当“靠山”,而是把自己当“靠山”。
别人想进豪门靠脸靠手段,她靠的是跳水池里练出来的“狠劲”,还有拿冠军的“底气”。
霍启刚没选错人,因为他娶的不是一个“想嫁豪门的女人”,而是一个“自己就能成为豪门的女人”。
现在的女生总说“想嫁个好老公”,可郭晶晶用行动告诉我们,“自己好,才是真的好”。
她不用靠婆家的钱,不用靠老公的名声,她自己就是“发光体”——站在跳台上,她是世界冠军;站在霍家,她是好儿媳、好大嫂;站在公益场上,她是孩子们的“郭老师”。
这样的女人,不管嫁不嫁豪门,都能活得精彩。
霍启刚说过,“郭晶晶是我见过最棒的女人”。
我想,这句话里的“棒”,不是因为她嫁进了霍家,而是因为她“没把霍家当回事”——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样子,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事业,始终用自己的方式活着。
这样的女人,才配得上“豪门”这两个字,才配得上霍启刚的“没选错人”。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