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女帝-武则天

小孙历史大盘点 · 6 天前
武则天,中国古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她的故事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大戏,充满了戏剧性和反转。
1.png

武则天出生在唐太宗贞观年间,父亲是木材商人,家境殷实。武则天小时候就聪明伶俐,读书识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特别有主见。母亲劝她学女红,可她却说:“女子也应该读诗词、懂天下。”这在当时可真是个“异类”小闺女。
武则天十四岁那年,被唐太宗选入宫中,封为才人,赐号“武媚”。入宫后,她凭借聪明才智和出众容貌很快赢得太宗宠爱。太宗驾崩后,她按宫中规矩被送到感业寺当了尼姑。可武则天心里清楚,自己绝不是池中物,不甘心在青灯古佛旁度过一生。感业寺里,她每日诵经礼佛,可心里却想着大唐的繁华与权力的巅峰。
唐高宗李治还是太子时,就对武则天念念不忘。登基后,不顾太后的反对,执意把武则天接回宫中,封她为昭仪。武则天回宫后,后宫的斗争才真正开始。她先是设计陷害王皇后,让高宗对皇后心生厌弃,紧接着又利用萧淑妃的天真,借刀杀人。后宫风云变幻,武则天一路开挂,最终在永徽六年被立为皇后。
高宗在位期间,身体每况愈下,武则天开始参与朝政。她以皇后的身份处理国事,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她发现高宗的软弱,渐渐把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她先是建议高宗改革科举制度,增加考试科目,让更多寒门子弟有机会进入仕途。她还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实施均田制,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让大唐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先后立了两个儿子为帝,自己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这期间,她毫不手软地清除了异己。徐敬业起兵反叛,武则天派大军镇压,叛军很快被击溃。她还设立“铜匦”,让百姓可以匿名举报官员,借此打击政敌。垂拱四年,她宣布改唐为周,自己登基成为皇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称帝后,继续推行改革。她设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选拔真正的人才。她还修建水利,发展经济,让唐朝的国力持续增强。她任用狄仁杰等贤臣,广开言路,鼓励大臣进谏。但武则天也有失误,她晚年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导致朝政混乱。同时,她大肆修建佛像,劳民伤财,引发百姓不满。
武则天晚年,身体越来越差。她开始思考自己的身后事,也意识到自己终究无法摆脱李唐皇室的根基。她明白,自己虽是女皇,但天下姓李的历史根深蒂固。归还江山给李唐,既能保全武家的血脉,也能让大唐的社稷安稳。于是,她在神龙元年立第五子李显为帝,自己退位为太后。
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争议。她从一个普通才人到女皇,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在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她称帝后的改革措施,推动了唐朝的发展,但她晚年的一些决策也给朝政带来了负面影响。她最终选择归还江山,这种政治智慧和大局观令人佩服。虽然后世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她为中国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故事激励着后世无数人。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小孙历史大盘点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