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金庸等人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的蔡澜,在6月25日离世。然而在大家发文悼念的时候,却有个人物站了出来,直接把蔡澜从头到尾批了个遍。
在他眼里,这位令人追忆的名人,是没有丝毫可取之处的。
炒作出来的地位
这位站出来批评的人物是著名评论员项立刚,他称蔡澜虽然名头大,但大部分都是因为其特立独行的行为,而不是实打实的成就。
就连排的上号的美食家这个身份,蔡澜也没有什么研究。
就比如说四大才子,金庸不需多言,大家也知道他在文学上的地位;黄霑可以说是香港流行乐的开山祖师,也绝不是浪得虚名;倪匡虽然相对来说没那么厉害,但他写了很多剧本,人缘也非常不错,可以算的上有才。
而最后的蔡澜,大部分的作品是在期刊上撰写的美食评论和游记之类的文章,是绝对无法和前面的人相提并论的。
而他主要的美食家名头,就项立刚来说,他完全是虚有其表。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当其冲的例子就是他之前在节目中说火锅这种食物毫无文化,就应该消失在世上。
然而尽管火锅的味道可能比较单一,食材下进去就能吃,但其实在我国古代最早的时候,就有了古董羹,起源可以说是非常早了,绝不能说是没有文化。
而蔡澜这样说,一些人认为他是在效仿清代撰写《随园食单》的袁枚,因为袁枚说过自己不太喜欢火锅,而且蔡澜自己还写了蔡澜食单,模仿的意图就比较明显了。
另一方面说他对美食不懂,是因为他喜欢猪油,认为不管是什么菜,加了猪油才算好。然而有的食物用猪油来炒是增香,有的只会变得十分肥腻。
再看蔡澜的生活中,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他曾在九十年代推出了暴暴茶等系列产品,意为暴饮暴食后,喝了茶就不用担心。
而后他引入了外国的有汽红酒,还在香港开了多家餐馆,还建立了美食城,而这些大部分是凭借自己之前的文章打响了名气。
但如果说他完全不懂美食,显然也不能这么绝对,不然他是怎么担任《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片的顾问的呢?
低级片起家
在对蔡澜的地位和美食家的名头进行质疑后,项立刚提到了蔡澜起家经历,以及和陈宝莲的纠葛。
最开始蔡澜做的是电影评论,进入公司后,他干的是电影购片、宣发的工作。不过当时的他只是一个普通员工。
后来他在锦绣电影编导后,成为了电影监制,很多成龙拍摄的影片,都有他的参与。这些经历让他有了更多的人脉,有了更多的手段。
但在项立刚看来,他的起家主要是在香港电影划分三级的制度确立之后,蔡澜监制了最低级的系列片子,直接拿到了千万票房,揭开了香港影视上的重要一页。
在当时,他专攻这一领域,无数被他挖掘的女星,从此成名,但也背上了令人争议的名号。而项立刚在文中提到的陈宝莲,就是其中的女星之一。
九十年代初,陈宝莲刚刚十七岁,因为选美失败,就被母亲带到了片场,强制“卖”给了蔡澜。她并不愿意,但也付不起违约金,最终只能妥协。
他逼迫对方做各种动作,亲自上手指导,最终让她一夜成名。然而陈宝莲是绝对不认可这个工作的,她迫切希望转型,然而此后的十多年里却过得一团糟,难以摆脱第一部片子的阴影。
面临种种窘境的她最终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绝不能说和蔡澜没有关系。
不过在一些人看来,把这两个人关联起来,又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无疑是对死者的不尊重。而在当时的香港,这种影片无疑是合法的行业,蔡澜顺应时代的潮流,也不能说他有问题。
尽风流后洗白
事实上,在蔡澜的一生中,他除了很多文章和节目,以及备受追捧的名言语录外,其背后确实也有很多非议。
而最主要的,就是他那开放的婚姻和换了无数的女友。更甚至在妻子去世后,他晚年卖了房产,住进酒店,还雇佣了八个人来照顾他的生活,更是极尽奢侈。
这种做派在很多人看来,其实是不符合正常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而项立刚在想到对方的钱究竟是从哪儿来的时候,更是不认同对方的行为。
如果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也就算了,可以片子起家后,他却写文章、评美食,出现在综艺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潇洒人生的才子,甚至备受追捧。
在他去世后,很多文人即便不是真的和对方认识,也依然写文章悼念,把对方捧得更高,这在项立刚的文中也对此体现出一种讽刺的态度。
而在一些人看来,他其实是在秉持着享乐主义的理念,不在乎世俗的想法,不在乎什么儿女继承,生活很是潇洒。
但项立刚却说,那个年代的人怎么可能不生孩子,更大的可能是身体问题。
不过有很多其他人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认为他的行为是对生活的反抗,以满不在乎的态度来反抗世俗的眼光。
比如觉得他确实是以这种片子起家,但不可否认他对香港影视行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当然也有人认同项立刚的话,认为他不愧是评论员,真是刀刀见血。风流成性成了两相成全,生活奢侈成了潇洒享乐。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身上是有很多劣根性的,完全没必要捧的那么高。而且他的大多数言论和观念,也基本是靠营销和写书营造出来的。
但出于死者为大的观念,哪怕很多人生前的言行引人诟病,但毕竟人已经没了,其成就也确实非比寻常,在对方刚刚去世就说这些,未免有些不太尊重。
或许他的一生最终有个好的评价确实十分讽刺,也或许他确实为自己活得十分充实,然而如今,也只能尘归尘土归土,由大家来评说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